标签:
文化 |
尽管这里曾孕育了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基辅罗斯公国,
基辅也因此被誉为“俄罗斯城市之母”,
但乌克兰始终无法摆脱俄罗斯的控制,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
为此,彪悍的哥萨克骑兵用武器不断发起抗争,
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基辅一次次落入外国统治者之手……

基辅的佩乔尔斯克(Petchersk)修道院。修道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近千年之前,在乌克兰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到了文学、绘画、制图、建筑、应用艺术和图书发行等诸多方面。

一对情侣在乌克兰的爱国战争博物馆的坦克前谈情说爱。乌克兰的母亲们经常带着小孩去参观,让他们爬上前苏联坦克的炮塔,但这些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却是:这些坦克不是前苏联的英雄主义,而是乌克兰被外国占领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许多乌克兰人,对于苏维埃制度已经没有任何概念。

基辅一家名为“似曾相识”的时髦酒吧。基辅具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曾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中心,因而有“俄国城市之母”的称谓。

基辅独立广场是游客们游玩留影的地方,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2001年重修,树立了具有地标性的纪念柱,立于柱上的是斯拉夫母神──贝利黑那亚,其地下部分则是一个大型购物商场。

骏马旁的传统哥萨克男子。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含义是“自由自在的人”或“勇敢的人”。 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

一位哥萨克小男孩在营地学习射击,延续着祖先哥萨克骑兵的彪悍习俗。乌克兰于1991年获得独立,自那时起,在这片哥萨克的土地上,各种卫兵协会的成员和志愿军逐年增长。如今,他们的数量可能超过了200万。

东正教主教费拉莱特在教堂里为圣弗拉基米尔举行赞美弥撒。除了前苏联时期,同一东正教的信仰、文化和组织,是俄罗斯和乌克兰300多年来结成共同政治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一篇:乌克兰——迷失在欧亚十字路口
后一篇:流淌千年的瓷都血脉——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