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2013-07-09 10:32:17)
标签:

微信

夫君

边一个

刑罚

概念

杂谈

分类: 生活考古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1、四川三星堆青铜面具,所有的面具,鼻子都极具夸张。 

 

西方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匹诺曹的小男孩因为说了谎,结果鼻子变得长长的了。办错了事,鼻子跟着遭殃,而非眉眼耳口等其他器官。可见,西方文化中鼻子的地位是低下的,这一点根据充分,比如说,对脸上诸器官的赞美,唯不见鼻子。

西方人不重视对鼻子的赞美,这一点,中国也这样,而且,有过之,比如说,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劓”的刑罚,受刑的人会被割掉鼻子。被割掉鼻子的人奇丑无比,没脸见人,大多南下躲到云贵的大山里,以至于向来倾慕中原的当地土著效仿着南逃的罪犯也纷纷割掉了鼻子,大家都没了鼻子,谁也不会小瞧谁了,相安无事,确也自在。

虽说鼻子不着待见,但生活中,鼻子的外在功用却是很明显的,比如说,李鬼劫道李逵,大拇哥戳着鼻子,恶声道:“你知道老子是谁吗?老子便是杀人不眨眼的李逵!”两口子闹家暴,女吼:“你还不知道老娘的手段吧?”男叫:“老子早领教过了”,面对着面,各自的食指指着各自的鼻子。女人气焰逾起,食指指着老公的鼻子:“你臭不臭呀!”老公先是手指婆姨:“你才臭呢!”然后,故作不屑,将鼻子调转45度,在这位夫君看来,婆姨的食指点不到自己的鼻子,她再怎么撒泼,也伤不了自家自尊。两口子闹别扭,提及到了“臭”,其实,这个“臭”倒是跟鼻子有着紧密关系呢。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2、甲骨文的“自”,鼻子的象形。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3、甲骨文的“臭”,鼻子下边一只狗。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4、金文的息,呼吸时,气自鼻入,自鼻出,关乎到了心,也就是关乎到了性命。


为什么鼻子下边拴一条狗就成臭了?这要从臭的本意说起。从犬,可见,这是一个会意字,本意应该是闻气味。对此,《说文解字》认为:“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书·盘庚》说:“无起秽以自臭。”古时候,香气、秽气都被称为臭。典型的例子,《易·系辞传》说:“其臭如兰。”味道如同兰花。后来,臭变异成了难闻的气味了,《国语·晋语》说:“惠公改葬申生,臭彻于外。”后来,臭仅有贬义的概念了。比如,《书·盘庚中》“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再后来,臭的贬义概念有了程度的意味,比如,臭虫、臭豆腐、臭架子、臭老九、臭美、臭皮囊、臭钱以及臭不可闻、遗臭万年、臭名昭著等等。鼻子虽是占据着脸的突出部位,但却常遭贬斥,比如说,大鼻子、爬鼻子、鹰钩鼻子、蒜头鼻子、酒糟鼻子等等。不过,鼻子虽是不遭待见,但搜搜典籍却也有赞美的,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赞美秦始皇是“蜂目长准”。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偶有对鼻子的夸誉,说迎春的鼻子“鼻凝鹅脂”,说宝玉的“鼻如悬胆”,鹅的脂肪,悬着的胆囊,该怎么品味曹雪芹笔下迎春和宝玉的美鼻?本人是无以评说的。

前边说了,司马迁称鼻为“准”,关于这个“准”倒是很有些说头的。话说大禹治水的时候,丈量的依据是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可以想象,大禹定好了一个方位,是以鼻子为标准指向的,鼻子所指,众人就可以挖渠了。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5、红山女神距今五千多年了,出土于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这尊神像与真人大小相当,肉肉的鼻子逾显出女神的威严。再它旁边出土的这只鼻子,比真人的要大三倍,考古人员认定,这个鼻子的主人是神庙里至尊之神。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鼻子与臭紧密,还有一个字与鼻子息息相关,这个“息”字,上边一个鼻子,下边一个心,《说文解字》说:“息,喘也。”《说文解字》将“息”解释为“喘”似有不妥,为此,清代大文学家段玉裁认为:“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呼吸急促为喘,呼吸平稳为息。

或许是因为鼻子总在前边,所以被引伸出了“始”的意念,比如说,鼻祖。

回过头来,再说说劓刑,这种割鼻酷刑始于何时?有说,始于三千多年前的商,有说是更早一些的夏,不管这种刑罚起源于何时,有一点是可以被认定的,这种刑罚在中国至少存在了上千年,及至汉初,劓刑仍旧盛行,直到汉文帝刘恒时,这种刑罚才被明文废除。汉之前,由于这种割掉鼻子的刑罚很常用,所以,曾经有过一出惨痛的史实呢,这就是秦灭六国将俘获的六国士兵和百姓大多处以劓刑,以至于在六国的旧都,一时间,没鼻子的人反倒比有鼻子的人还多。

解放前,出嫁的女人很在意从一而终,如果哪位贪恋姿色的男人想要娶一位寡妇,而这位寡妇恰好要固守贞洁,于是,当真有过这样的先例,拒绝再嫁的寡妇甚至割掉了自己的鼻子,如此烈女,再贪心的男人也唯有退避。

中东有一种礼节,好朋友久别重逢,拥抱在一起要碰碰鼻子,不过,这样的见面礼,对很多国人来说难免难堪,因为我等的鼻子大都太趴,一旦照搬中东的模式,怕是鼻子还没碰到,唇齿倒要相依了,所以,咱们还是依循老辈儿传下来的见面礼算了。(撰文、供图/黄大路 王静)

 

节选自《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购买本期或全年杂志请刷二维码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微信二维码

被“贬低”的鼻子和被“限制”的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