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彝族漆画马鞍

(2013-05-15 15:27:14)
标签:

彝族

漆画

马鞍

杂谈

分类: 文化遗产

彝族漆画马鞍

彝族,居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在其三千多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其中,漆器,如“擦尔瓦”一样被认为是彝族文化的标识和象征。

  彝族传统漆器制作已有几百年历史,匠人们用生漆调配锅烟、石黄、朱砂后制成“黑、黄、红”漆,再将其绘制在木或皮的餐具、酒具、马鞍及铠甲上,图案则以太阳、索玛花、山川、云彩、火镰等形象为主。该器经久耐用,传世不衰。“漆器传递了彝族人的认同,是彝族内外文化的展示。”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郝瑞在西南彝族社区做田野考察,曾对彝族漆器工艺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引发对工艺民族化的探讨。漆器曾经是前现代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更多时候则用于日常生活。彝族漆器工艺见证了人类技术发展的历程,也融进了与生态环境、民族认同、国家叙事的互动中。

  该马鞍为木制,前鞍鞒用牛皮包边,外绘制八角太阳纹,里为十二角太阳纹,通体髹漆,图案以波浪形、铜钱纹为主,炫丽清朗,凌厉粗犷。马镫:为木制漆红。后文本框: :拴在马尾后的带绳,上穿有骨质配饰,极具装饰作用。(供稿/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部 摄影/吴洁)

彝族漆画马鞍 

有奖问答:“擦尔瓦”是什么?

(答案请发至新浪微博@中国科学探险)

 

彝族漆画马鞍: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征集地: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

鞍座通长: 48厘米

鞍鞒前高 26厘米

鞍鞒后高: 15厘米

上期《黎族龙被》答案:织锦

上期获奖读者:@半橱杂书,@macdudu

 

 

节选自《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5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5

彝族漆画马鞍

购买本期或全年杂志请刷二维码

彝族漆画马鞍

微信二维码

彝族漆画马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