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信母亲河汪永晨内容沙漠杂谈 |
分类: 环保 |
1.在黄河源头约古宗烈,我(图右三)与汪永晨隔着黄河就可以拉手了,因为源头的黄河宽度只有十几厘米。
2.在青海省玛多县城,绿家园召集人汪永晨用手机拍摄了一名害羞的当地小男孩,然后将照片给他分享。
3.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被交警拦下,最后被当地宣传部门一路”护送“出境。
4.腾格里沙漠一处污水池边,大家拼命捂住鼻子嘴巴,仍然无法阻挡空气里难以忍受的刺激气味。我们也理解了当地居住的牧民为何要我们来这里看看了。
5.黄河流经的晋陕峡谷两岸风光绝美,可是我们却暂时无心赏景,因为绕过一处堵塞的公路时,我们遇到了沙土挡路,只好下车挥锹铲土。
6.郑州附近的花园口曾是中华民族的伤心地,如今却干旱得可以跑马,大风将河道上的沙土刮得四处飞散。
7.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黄河入海口,感受到黄河母亲扑入大海怀抱的欢快。不过,走到入海口路的尽头,迎面看到的却是石油的标志。
有一天,我给好久没联系的中国著名环保NGO组织“绿家园”召集人汪永晨老师发飞信,她问我:“2012‘黄河十年行’生态考察活动,还有个位置,你去吗?”我毫无犹豫地答应了。结果,第二天,我这个临时“壮丁”就跟着他们一行出发直飞青海西宁了。
去之前,我以为就是一次跟往日一样的采访活动。但这一次,我发现我想错了。因为我们是考察的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而且从黄河源头,一直顺着黄河,到入海口,算是将母亲河从头到脚看了一个遍。
不看还好,这一看,我发现,自己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啥滋味。在黄河源头,那些为响应国家号召而放弃祖辈游牧生活的牧民,他们对天地山水的敬畏,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对艰苦生活的容忍,让沉迷现代生活的我心生惭愧;在黄河峡谷,一座座拦河大坝,如同一把把利剑,将黄河巨龙拦腰斩断,又好比一条条链锁,给奔腾汹涌的激流套上了枷锁。看着“野性黄河”一步步变成“坝上黄河”,我也好似被勒住了脖子,无法自由呼吸;在腾格里沙漠,看着一根根排污管道直插纯净的沙漠,将污水排入沙漠心脏,我感觉就好比自己天天喝着臭气熏天的脏水;在黄河入海口三角洲湿地,密密麻麻的磕头机(抽油机)一望无边,逐渐占据了原本属于各种动植物栖息的天堂,我想到,终有一天,我们也将为此失去自己美丽的家园。(撰文、供图/雷东军)
节选自《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4期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4期
购买本期或全年杂志请刷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