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信关于底线名字现实 |
分类: 明星 |
冯唐是当今文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其《子不语》三部曲的第一部 《不二》前年在香港出版,迅速占据港台畅销书榜首,引发热议;去年,他又抛出关于文学标准的“金线论”,震动文坛。如今,《子不语》系列的第二部《天下 卵》由内地出版,冯唐继续他的“怪力乱神”,剖析权力与命运的真相,依然是那么一针见血,血脉贲张。
生活中的冯唐斯文、谦逊、彬彬有礼,平日穿一身商业行头,指导商业客户制定商业计划,每有闲暇便闭门码字。在他的文字世界,你马上会感觉到几分邪气。尤其是读他的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上博雅的知识、磅礴的野性、繁富炫目的意象,一路惊险刺激,令读者欲罢不能。
这 位医科出身的作家,很早就与文字结缘。冯唐幼功扎实,从他哥哥的文学摘抄本开蒙,早年读王力的四册《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学英 语,他先念《新概念英语》、背三遍梁实秋编的《远东新袖珍英汉词典》;读名著,按照美国现代图书馆出过的一张最佳英文小说的书单开始读海明威、萨克雷、狄 更斯、劳伦斯、奥斯汀的原著一百本。接着读周作人、曹聚仁、梁实秋、鲁迅、朱自清、郑振铎等人的书评。于是,他做到了“写东西的时候根本不想,憋不住了一 坐,像有人执着手往下写”。
有 幼功根底,有医科大学解剖实验奠定的冷静与理性,再加之外企、国企中十几年的商海沉浮,丰厚的积淀使得冯唐起笔即是一派蔚然景象,文气沛然,元气淋漓,横 冲直撞不知所终。也许正因为元气充沛得无处安放,他才要释放,才要发泄,才要写《不二》这种“二十年之内国内出不了”的争议之作,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对 于写作的目的,冯唐表示:“我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经世济民、传道解惑、净化心灵,从来都是为了发泄,从来都是被使命驱动、神鬼附体、龙蛇入笔,从 来都是为了一些细碎的、肿胀的、一闪一闪无足轻重的原因。我告诫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写作带给我的单纯的细碎的离地半尺的快乐。”
对于冯唐这种“离地半尺的快乐”,柴静懂得最深,看得最通透:“归根结底,没什么是不朽的,我们终将化为粉尘,归彼大荒,但还是要写,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什么也不图,却非这么不可。王小波说,双目失明的弥尔顿为什么还坐在黑灯瞎火里头写十四行诗?那就叫‘自我’。”
冯唐说:“我永远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觉得一切都平稳了,我情愿它永不沉默,它给我带来什么苦难都成,我希望它永远‘滋滋’地响,翻腾不休,就像火炭上的一滴糖。”
用出离心来警惕诱惑
http://s7/mw690/621f577ctda710c611d96&690我不知道关于成功的“金线”" TITLE="冯唐
LADY:在《天下卵》这篇小说中,你谈的是权力的攫取与运用。说到“要得势,先要去势”,让人想起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读完之后,令人感觉阴恻恻的,觉得胜利者往往是阴性的。当一个人阳气太盛时反而容易让他远离权力的巅峰?
冯唐:权力这个千古人性电子游戏中,懂人懂事懂自己,其中懂自己最难。要胜出,会取不如会舍,舍去自己绝大多数欲望、只留权力欲,最难。《圣经》说:阳光之下,力战者未必能胜,快跑者未必能先达。
LADY:一个渴望获得最大权力的人,必定是一个渴望摆脱他人控制甚至渴望控制他人的人。你觉得,在当代社会,要尝试摆脱他人控制、争取到真正的自由,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冯唐:第一,经济独立。第二,生活简单,量入为出。第三,内心强大到不做任何人的棋子。在现实世界里,我用出离心来警惕权力对于我发出的诱惑。我不想控制世界,我是个作家,我的主要任务是挖掘人性的万千表现和真相。
LADY:在你四十多年的人生当中,有没有什么时刻感到过一种无法挣脱牢笼的困顿与迷茫?
冯唐:出生时没人问你的同意,死亡时也没人问你的同意,这两点之间,你有多少自由?困顿和迷茫是底色,得大自在,要靠长期的修行和极大的运气。
LADY:在工作中,你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你的管理之道或者驭人之道是什么?
冯唐: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其他人相比,我能给员工的只有:理想、长见识和本事的机会、一起工作的欢喜。
LADY:对于你自己来说,成功是否也像文学一样有一条“金线”?如果有,是什么?
冯唐:我不知道。我对成功学的理解远远低于我对文学的理解。
两肋不是用来插刀的
http://s13/mw690/621f577ctda710ffdf6bc&690我不知道关于成功的“金线”" TITLE="冯唐
LADY:在《刺客列传2004》中,你描绘了刺客或者叫杀手的心理状态。荆轲没有向秦王刺下那一剑。你觉得你笔下的荆轲没有刺秦和张艺谋电影《英雄》里面“无名”没有刺秦动机是一样的吗?
冯唐:我觉得复杂不少,甚至涉及爱。
LADY:很好奇,假如你是你笔下的大学生“朱增禄”,遇到那种人那种事,比方有人花两毛钱让你给他洗袜子,你会怎么办?会“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吗?
冯唐:不会洗,不会斗。
LADY:杀手也有所不为,就像圣人说“君子有所不为”一样。生活中的你有“不为”的事情吗?你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什么?
冯唐:底线是不被胁迫,不做任何自己真不乐意做的事。
LADY:身在职场、情场,难免与竞争对手周旋。与对手相处时,你的攻守策略是什么,习惯先下手为强还是后发制人?青春期的时候你有为了姑娘或哥们儿两肋插刀的时候吗?
冯唐:我只摆事实、讲道理、谈性情,只做取舍,不做争夺。我在青春期没有做过那种事,因为两肋不是用来插刀的。
LADY:你有害怕或者担心的时候吗?比如说,辞去公职做专职作家,会不会感到忧虑?
冯唐:确实想过,但最终放弃了。我见过太多职业作家写不出来,我怕那种状态。我想先尝试心里放下,再慢慢肉体放下,不能什么都不干,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忙得脑袋累得感到像类似肌肉的酸痛。
LADY:你认为真正的勇敢是指什么?历史上有没有你佩服的勇者或武者?
冯唐:真正的勇敢是敢直面自己,敢追求不朽。我佩服司马迁。
LADY:杀手杀人,因为他心里有“怒”。你心里存在这种“怒”吗?
冯唐:我心里没什么人要杀,和怒相比,我有更多的理解、通感、同情。
呈现生命的另一种丰富
http://s9/mw690/621f577ctda710e045948&690我不知道关于成功的“金线”" TITLE="冯唐
http://s13/mw690/621f577ct7c3e818d53fc&690我不知道关于成功的“金线”" TITLE="冯唐
LADY:生在北京的你,小时候和别人打过架吗?打群架的话,规模大概如何?
冯唐:有,小规模。不到一个班。没打残打死过人,也没被打残打死。
LADY:北京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冯唐:北京是我的根据地,也是我的精神故乡,这一点无法改变,即使他们把故宫拆了,后海填了,天坛扒了,也无法改变。
LADY: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特产”,比如有人就说,法国出美女,意大利出帅哥,上海出商人⋯⋯你觉得北京出什么?
冯唐:熟知社会学、政治学、宇宙学的出租汽车司机。
LADY:你出道时写过一些作品,比如《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等,光看名字就感觉到一种勃发、张扬的生命状态,现在一些作品使用“不”的频率开始多了起来,可不可以理解为否定的、抑制性的东西开始多了?是因为“不惑”吗?
冯唐:嗯,生命翻了一页,呈现另一种丰富。
LADY:你早年是学医的,后来弃医从商。这是为什么?商业生涯对于你的写作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冯 唐:弃医,是因为:第一,死人太多。我做妇科肿瘤,专攻卵巢癌。见到的病人多数癌症晚期,救无可救。当时年轻气盛,总有失败感。第二,挣钱太少,过不上基 本体面的生活。从商,是因为我有个舅舅,他在解放前上完日本的满蒙军校上国民党的黄埔军校,没跑到台湾,投降了。他告诫我一句话,乱世从军,盛世从商。我 听了。
商业生涯对于写作的影响,总结起来有三点:丰富的阅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LADY:你现有的写作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受了哪些影响?
冯唐:一部分是汉唐以前的中文,比如《史记》、《春秋》、《世说新语》、唐诗;一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英文小说,比如劳伦斯、亨利·米勒、毛姆、史蒂文森等人的作品;另外就是我老妈和其他街面上的北京话。
LADY:你说自己计划“进行汉语试验”,究竟怎么个试验法?
冯唐:不停阅读,不停写作,不听不从,无法无天。展开说,实验主要是指题材和文字,尝试了历史、言情、都市、寓言、科幻等等以前没怎么碰过的题材,文字上尽量追求效率。
LADY:2013年以来,你读过的最好玩的一本书是什么?
冯唐:《万物沉默如谜》。
LADY:若干年后,你希望人们怎么评价作为作家的冯唐?
冯唐:“一个当代作家,所作字字鲜活切骨。”
节选自《LADY格调》2013年第4期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LADY格调》2013年第4期
http://s16/mw690/621f577ctda713210e25f&690我不知道关于成功的“金线”" TITLE="冯唐
购买本期或全年杂志请刷二维码
http://s16/mw690/621f577ctda71323a813f&690我不知道关于成功的“金线”" TITLE="冯唐
微信二维码
http://s3/mw690/621f577ct7c3e8503ce72&690我不知道关于成功的“金线”" TITLE="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