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清  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2012-09-04 14:42:35)
标签:

杂谈

http://s16/middle/4dc13da9tc8d9c7dde12f&690<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TITLE="海清 <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HEIGHT="665" WIDTH="500" />

海清在《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心术》、《后厨》等电视剧中演绎了一 个又一个真实可亲的中国女性形象。同时,她也是慈善和公益的践行者。作为乐施会形象大使,她一直致力于呼吁大家关注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她形容自己就 像一个扩音器,尽自己所能将弱势群体的声音放大,并传递给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采访的时候,海清刚刚参加完里约热内卢峰会归国不久。舟车劳顿本就令她疲惫不堪,再加上拍摄前一宿只睡了两个小时,她身体虚弱,但还是坚持着准时来到拍摄 现场,做到百分之百地投入,尽力展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知道她嗓子发炎,需要频繁喝水,工作人员用纸杯盛了水递过来,被她婉拒,随即拿出自己的杯 子。她的助理说,无论走到哪里,海清都尽量用自己的杯子,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之所以这样选择也是为了间接帮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就像她所说:“环保无处 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爱地球的一种表现,积累下来就可以为环保做出贡献。”

 

“其实,我只是一个志愿者”

 http://s2/middle/4dc13da9tc8d9c6da4cc1&690<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TITLE="海清 <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HEIGHT="665" WIDTH="500" />

6月20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地球峰会)开幕,“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公众参与新路径”主题边会在中国角举行。作为乐施会形象大使,海清从 女性的视角,将自己在中国贫困农村探访的经历和观察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分享,呼吁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共同关注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可持续发展 中遇到的困境,给予她们支持,以实现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大多数的农村男性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他们的妻子则留在家中照看老人、小孩和 庄稼,因此,农村减贫靠的是妇女的力量。”海清说。

海清分享的经历和体验,来自于今年4月乐施会去贵州织金县自强乡桥上村开 展的扶贫工作。桥上村中的壮年男性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的农业种植、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家庭事务和子女教育等工作全部由妇女承担。海清说:“村里修房子、修 灌溉渠、下地种玉米油菜、犁地等这些活,主要是妇女在干,所以,村子要发展就必须靠妇女们。”通过这次探访,海清发现了农村贫困地区的共性问题,更意识到 了妇女的重要性。所以,她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农村中妇女的角色转变,给予她们机会和空间。

作为乐施会形象大使,海清说自己的任务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乐施会是一个有 口碑、有声誉的NGO,让弱势群体相信,他们真的能从这里得到帮助。记得这次贵州之行的开始,当乐施会一行人经过6小时的山路颠簸,来到桥上村救济,村民 对这份爱心还心存狐疑——谁会走那么远的路跑到山沟里来帮助我们?不会是骗我们的吧?可是,当海清走上前来,和大家见面,他们立即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你 是海清?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你!”一位妇女说。海清与大家寒暄了几句,问道:“这下你们还当我们是骗子吗?”村民们说:“不会了,我们信得过你。”

海清身体力行地在低调做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在她看来,不管怎样,做慈善都是好事,不需要计较以什么样的方式。

LADY:现在的你,似乎多了一种身份——慈善人,你怎么看这个称谓?

海清:可别给我贴上慈善人的标签,因为我觉得我不是个慈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在我看来,不管怎样,做慈善都是好事。我会以我所能,付出全部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自己能力所及的,都可以给予帮助。

  

LADY: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做志愿者的想法?

海清:应该是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的。当时看到一些人在做志愿者工作,我也想参与其中,但是那时的自己受精力、财力等条件的制约,想做而不得。现在我在物质上面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踏下心来做我想做的事了

  

LADY:从去年开始,慈善事业受到的争议很多,尤其是明星做慈善。

海清: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我们能决定自己做什么。不能因为有争议,就放弃做这件事情。可能有一天我做这些事,别人也会有争议,但做总比不做要好。

 

“慈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http://s16/middle/4dc13da9tc8d9c725916f&690<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TITLE="海清 <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HEIGHT="665" WIDTH="500" />

与海清有过多次合作的导演滕华涛这样评价她:“她没有外表看起来那样的 强大和勇敢,她特别有种知恩图报的心态。当发现自己被那么多观众喜欢时,就下意识地想要回报更多。”的确如此。海清不仅在演戏时愈发严谨,想要回报喜爱她 的观众,在做公益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地回报社会。其实,早在大学时,海清就想做一名志愿者,而由于现实的羁绊而不得。待到她成为明星,有了经济基础作 后盾,她开始做自己过去想做而未做的事。自从与乐施会合作以来,海清参与公益事业变得日益频繁,所涉之地也越来越多。她承诺乐施会,每年专门抽出一个月时 间用来做公益。

去年6月,她与乐施会一同去甘肃省若笠乡升阳村探访,与村民同吃同住,意识到对他们的扶贫并不只是缺衣补衣、缺粮补粮等只解决一时之需的工作,而是一种长 期开展的可持续性扶贫。贫瘠的土地物产稀缺,大家只好在那里连续吃了几天面条,海清动念想帮助他们吃上更多品种的蔬菜、肉类。乐施会送给村民们苜蓿种子和 羊羔,帮助村民挖水井,开展畜牧业,从而改善整个地区的生活质量。海清认为,可以持续发展的公益形式是最好的,公益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救济是救急,而扶贫 却是事业,只要把资源合理利用,就能创造价值。

同月,海清还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新华社非洲分社所邀,奔赴肯尼亚,去探望当地的贫困人群,为孩子们送去物资和温暖。一位当地人说:“从来没有人关注过我们,她能够来到这里,倾听我们的声音,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

海清一直说,慈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为此她什么苦都可以吃。在去甘肃若笠乡升阳村探访时,乐施会为了省钱,就用一个很小的车载着十几个人一起 去,车小人多,不得不加座,虽然很拥挤,但是她毫无怨言。在去年年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海清第一次用英文进行演讲。对于从大学毕业就多年没有运用英 文的她来说,还是充满挑战的。为此,海清做足功课,除了每天都会熟读英文演讲稿,并且还细心地纠正每个词的发音。她说,要让世界各国的嘉宾听到自己真正的 声音,要用自己的声音将贫困人的心声传递给世界。

  

LADY:成为乐施会形象大使后,你把更多精力放到宣传环境保护上的原因是什么?你怎么看待环保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海清:我希望能给孩子们留下好的生存环境。现在环保方面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抱怨、不满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地参与、改变和行动。

  

LADY:此次到里约热内卢参加峰会,那里有什么环保经验值得借鉴?

海清:这次去巴西里约热内卢,我发现那里的车也很多,拥挤程度不次于北京。但是,由于他们的汽车用电池,并且对电池要求较高,有很严格的国家标准,清洁、干燥、无损害,所以那里的环境较好。我觉得我们在能源的利用上应该向他们学习。

  

LADY:一次次的公益之旅,除了帮助别人,对于你自己还有哪些收获?

海清: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宁静。同时,我还通过这一 次次的体验,发现了与自己经验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去年我们去肯尼亚内罗毕,探望当地的贫困人群。一直以来,大家可能都以为落后地区的人们素质差,仪容 脏、乱。可是当我看到那里的人,尤其是孩子,我发现不是这样。孩子们衣衫虽然很旧,但是洗得很干净。他们读书的机会不多,但是你可以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对 于知识的向往,当我们把书本文具送给他们时,他们的笑容真诚而美丽。和孩子们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恭敬、礼貌,这种天然的仪态最动人。

  

“公益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http://s15/middle/4dc13da9tc8d9c946bd8e&690<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TITLE="海清 <wbr> <wbr>我们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 HEIGHT="665" WIDTH="500" />

海清说,成名以后给她带来的好处,更多的不是在物质和名誉上的,而是她可以有更多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这喜欢做的事。一个是挑好剧本、拍好戏,另一个 就是多做公益。她说:“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公益事业,这是一个好的现象,用明星的影响力号召大家响应公益事业,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帮助更多需要 帮助的人,这是好事。”

演完《蜗居》之后,海清说自己越来越喜欢蜗牛,虽然每一步走得很慢,但是一直在奋斗,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事。她觉得,做公益也是如此。不要 觉得公益是多么宏大的事,其实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海清说:“公益、环保每个人都可以做,首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拿我自己来说,在 生活中,我会尽可能地注意节约,注意环保和低碳,比如我平时出行尽可能走楼梯,洗菜用过的水拿来冲马桶,去超市购物常带环保购物袋,杜绝塑料袋。生活中的 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爱地球的一种表现,积累下来就可以为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年底,海清还会参加乐施会的公益活动,地点尚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是环 境恶劣、气候问题严重的地区,主题是关于减贫、可持续发展。对此,她说自己义不容辞:“公益不是做秀,而是实实在在地体验生活和付出真诚。作为公众人物, 参与公益事业是一种责任。当我为别人争取到幸福,我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获得宁静。”

 

LADY:一路走来喜欢你的粉丝越来越多,关注你的人越来越多,在事业上你会有压力吗?

海清:还好,外界的声音没有让我改变什么,我还是做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压力也谈不上,但责任会有一些。以前我觉得演戏是很自我的事,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你,只要你演的,他就看,接到不好的剧本、演了不好的戏会让大家失望,所以现在接剧本会很注意,不想浪费大家的热情。

  

LADY:现在取得这样的成绩会有成就感吗?

海清:其实现在我还是和以前一样,拍戏,生活。但是多了一些参加活动接受采访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大家的喜欢,我很感恩。

  

LADY:在你演过的戏里,有没有你想挑战的其他角色?

海清:我曾经想演《蜗居》里的宋太太,她是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后来又遭到丈夫的背叛,很复杂,很立体,我想体会她的那种心情。

 

LADY:有一段时间,你的戏很好,但不是很出名,有没有过焦虑?

海清:有过焦虑,但不是因为没有出名,我就是个演员,出不出名我自己说了也不算。我焦虑是因为有段时间一直遇不到好角色,作为演员,这是最痛苦的事。

  

LADY:你在电视剧上的成就很突出,有人说你是“视后”。可是你参演的电影不太多,你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的气质更适合电视剧还是没碰上合适的剧本?最近有参演电影的计划吗?

海清:演好电视剧和演好电影一样重要,但我不会刻意因为要演电影而降低标准,还是要有合适的剧本。最近参演的电影是黄百鸣监制的《男人如衣服》。

  

LADY:最近看过哪本书,令你想和大家分享?

海清:以色列作家奥兹的《我的米海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