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闫妮成名前的12年龙套生涯

(2007-07-26 16:22:00)
标签:

杂谈

 

1987年,舅舅带去拍摄她人生的第一套艺术照。在6岁以前没有一张照片,这是闫妮父母一直觉得遗憾的事情。自从1986年考完北电后,一直认为闫妮有表演天赋的舅舅就开始让她在各个时期都要留存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1989年,学校的迎新晚会,闫妮自编自演了小品《卖鸡蛋的女人》,她那撒欢儿似的表演让她一下成了学校的名角儿。

 

 

1992年,军艺“兰州班”的毕业大戏《军旗下的报告》,闫妮同学一人分饰两角,图为现代篇的装束,还有一装扮是回忆篇中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春妮的扮相。

19936月,军艺“兰州班”的同学全部又回到兰州,在团里一位老师导演的一部电视剧中,大家集体扮演了群众角色。之后,在“兰战”的两年时间里,“兰州班”学员的基本生活就是白天去黄河边聊天,晚上看电影,一水儿人都“傻玩傻高兴”,从来不为没有戏拍而犯愁,所有人的心态都平和而开心。

199311月,在“兰战”清闲得要命的闫妮经人介绍,到上海和吉雪萍(现东方卫视主持人)一起给日本NHK电视台录制了一档中日文的旅游电视片,有点教日本人说中国话的意思,一天10000日元的酬劳。

19944月,回来后的“兰州班”同学实在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事情,于是大家排演了一部经典话剧《第12夜》,图为闫妮扮演的主角玛利亚。

2002年,拍戏间隙的闫妮到西安去看女儿。女儿和闫妮的感情特别深,很小的时候,一看闫妮要出门拍戏,都自己偷偷背着哭,生怕影响闫妮的情绪。如今,只要闫妮回北京,都会亲自接送女儿上下学,每天帮女儿整理试卷,每天认真填写女儿学校的留言本,她只是想自己有时间的时候不错过女儿的成长。

 

 

闫妮从小出生于工人家庭,艺术道路向来与她只是平行线。直到1986年,闫妮上高二,她才第一次有机会与艺术扯上了关系。

因为她就读的西安第45中学有很多学生都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子弟,所以大家对于大学报考艺术学院的气氛十分浓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完全是我好朋友怂恿的,尽管我比较被动,但一想到能到北京上学还是很兴奋,因为在我18岁之前从来没有坐过火车,我太渴望到西安以外的城市去看看。也碰巧好朋友的妈妈是西影厂搞服装的,所以她就借用妈妈的关系帮我找西影厂的老师辅导,考试当天,她帮我化了妆,还借我一件粉棉袄穿上。总之,她这个军师比我这个战士还积极。当时招生的是马精武老师,他对我的评价是:对表演的概念理解还不是很深,但是优点在于敢演,天性解放得比较好。最终,我还是没过了三试。”

1999年生完女儿的闫妮开始四处奔波见组递照片,每次团里某个导演碰面一问她,最近干吗呢?她立刻会小兴奋一下说,“闲着呢,导演有戏找我吗?”别说接好戏,就是接个龙套角色,闫妮都开心。有一年,《警察李九瓶》的导演找到闫妮,想请她演个女警察,对手戏是李保田,签了合同,闫妮一回家就把所有台词都背得溜熟。没过几天,突然导演告诉她说制片人还想见她,闫妮心中顿时有种不详的预感。几天后,闫妮被人顶替了。导演很无奈,邀请她客串一个小角色,闫妮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同时还拒绝了剧组的违约金。“我这人向来不冲钱,导演给了我一个好角色,虽然我没演成,但我还是感激她认可我。”闫妮在圈里算是一个很懒的演员,不爱争,不爱抢,一旦给了她机会,她就会执着地死嗑!

更多精彩照片尽在8月LADY!喜欢网络购书的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订购8月LADY,网址是http://www.we365.com/lady/bu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