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 07级隋少龙 得心自在

标签:
交大密西根教育 |
分类: 专访 |
2015-09-28
得心自在
--专访07级校友隋少龙
文/祝洛佳
采访/祝洛佳 瞿蒙 叶骁宇
http://s12/mw690/001Npieggy6VOE1oA5l2b&690
人物人物印象
目前ROBOTERRA与多所中美知名中学合作,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大学提供了一批又一批创造力超群的优质生源。
隋少龙觉得那画面于他很讽刺,之前在心中难以言喻的纠结突然用这种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他面前。
--------------------1-------------------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是2009年8月23日我踏上美国土地。9月2日就开始洗盘子,每天洗六个小时。”提起隋少龙,大家都会想到他写过的著名求职圣经《龙哥找工作》和《北美机械工程师求职宝典》,而在密西根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被冠上“打工小皇帝”的称号了。“那时候寒假大家都去底特律和芝加哥呀那里玩儿,而我就在那里默默地洗盘子。”很难想象,这位拥有斯坦福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在特斯拉、NVIDIA、苹果都工作过的“网红”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洗盘子不仅仅带给隋少龙经济上的补助,对于他来说,这更像是一场禅修。“我在高中或者说大一大二的时候都非常浮躁、张狂,有点aggressive(激进),喜欢Show off(炫耀),无意识之间得罪很多人。后来我慢慢明白了那是因为心里很虚,人在自己弱小的时候才会虚张声势。”隋少龙通过双学位项目去了密西根大学之后,除了想要独立,他更想挑战一下自己,学会能够忍耐着长时间做一件小事。
隋少龙把这段洗盘子的经历当作自己脱胎换骨的过程。他在这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静心。他并不认为洗盘子是一件很耽误学习的事情,“在长时间的学习中,我们反而缺乏一段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时间,而这是非常必要的。”
眼前的隋少龙性情平和,做事稳健。当我们采访他的ROBOTERRA同事程成时,她曾提到她最敬佩龙哥的地方是他的执行力,开玩笑地说他“少年老成”,犹豫和踌躇的时间很少,总是果断而逻辑清晰。同样在他公司实习的密院大四学生孙淡宁也提到了他具有“极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我曾在隋少龙公司短暂地实习过一个月。创业公司初期的繁杂事务很多,如何从这些多线程工作中抽丝剥茧,不被世俗事务所累,不被虚假繁荣所迷惑,依旧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等等等等……这一切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
http://s13/mw690/001Npieggy6VOFoYmtufc&690
隋少龙在密院的时候和其他人的生活很不一样。他练太极拳玩双节棍、不打游戏、在宿舍里养老鼠,还做过一段时间校园代理卖耐克鞋。他一直在尝试于他而言全新的东西。“高中的时候参加了学生会、也做到了部长级别,所以大学就没有再参加(学生会)。”他还一直非常遗憾没能加入学校的相声协会。
2007年,对于刚入学的他而言,一切都是一个混沌的状态。“2+2会怎样,4+1会怎么样,不2+2不4+1又会怎么样?我本来就是第二届的小白鼠,进来都不知道大三是怎样的,因为根本没有大三(笑)。所以我们能做成什么样,就会变成standard(标准)了。我很感谢密院初期混沌的环境,因为这样才会让我跳出这个圈子,去反思这个混沌是怎么发生的。如果四年按部就班,当踏进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条非常完整的、成熟的、规划好的路径,一眼望到了头,那是非常可怕的。”
如此看来,密院最奇妙的地方就是提供了不确定性。
说起在密院最欣赏的老师,隋少龙提到了杨艳春和吴琦老师、物理老师傅信镛以及刘西拉老师。在他们身上都存在了一种共性:坚持。杨艳春和吴琦老师在学院初期陪伴学生走过很多,08奥运、512地震、JI课程设置等等。隋少龙说“他们俩慈祥而理性,做什么事都是发自内心地为大家好”。已经退休的物理老师付信镛让他印象尤为深刻,“他一直想要挑战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自然界熵增自发进行的例外情况,编者注),用了各种实验去证明,虽然面对很多不解和不赞同,但还是会依旧非常坚定地说谁支持我,谁觉得我想法非常好……一个非常执着的老人。”至于刘西拉老师,“七十多岁时全英文授课还依旧精神矍铄”。
这些人和事于隋少龙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不是通过一条条简单的channel(渠道)、可以被一条条列出来。在交流的时候,两个人的气场是会互相融合在一起的,最后达到一个综合的状态。”
隋少龙在密院的GPA只有3.2,密大的GPA也不过3.675,并不是我们普遍认识中的“学霸”。他坦言,“真正的大学不是在大学里,而是在社会上。整个人生的后半段都在社会这所大学里。Wayof learning(学习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东西。理论也好,动手实践也好,都是在训练思考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超越学习本身的能力。而平时所学的课程也只是训练的一个载体。”
http://s7/mw690/001Npieggy6VOE9por4b6&690
--------------------3-------------------
隋少龙以前有两百多斤,大二夏季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该减肥了,于是每天去操场跑十几圈,成功瘦身。跑步,像洗盘子的时候一样,重复地机械地做一件事,但这同时也让他感到平静。长时间的跑步是枯燥的,他也不听音乐,只听得见脚步踩在塑胶跑道上的声音。跑步的时候他会想很多,刚开始跑步时很痛苦,满脑子想着“咬咬牙坚持住”或者一些跑步的技巧。然而之后开始思考一些平时很烧脑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思路会变得异常清晰,不受拘束地去想。”至今,跑步依旧是他的一个习惯。
他说,欲望本身并无好坏。然而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承认自己的欲望,知道欲望从何处来,它将要带给我什么东西、引着我去何方。这样才可以避免自己只是身处于欲望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佛学里有句话叫“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同时他也更喜欢用“六道轮回”这个概念来阐述欲望的问题。“当你内心很内疚非常悔恨的时候,你是在地狱道;当你内心平和、慈祥、极度喜悦的时候,你是在天道。尽管你的肉体是处于同一状态,但是你的情绪会把你引导到不同状态里。所以只有发现情绪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是自负、自卑、自恋,还是第三方的一个trigger(触发)?你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和控制欲望,从而理智地去处理事务。”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是他的生活脚注。
隋少龙也很快乐。海明威曾说过,聪明人的幸福感,是我所知道的最罕见的东西。焦虑往往是聪明的附属品。如今的隋少龙虽然每天生活有压力却不焦虑,有条理地处理着一件件事务。他梳理了对于生活的恐惧的来源,精进随缘,活得很明白。于他而言,看到ROBOTERRA的学生做出一个原创机器人时获得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在Iphone6发布的那一天。
http://s13/mw690/001Npieggy6VOEc8Y5mbc&690
--------------------结-------------------
一个真正有趣的人,绝不依托于简单的卖萌犯二来吸引眼球。有趣的人们往往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巨大的capacity(容量),而无关技巧。这种capacity(容量)来源于一个人丰富的经历与反思。而丰富的经历并不意味着一长串的title(头衔)或者数之不尽的honor(荣誉、奖项)。隋少龙曾向光环走去,他去特斯拉去苹果,之后又从光环里走出来,去做他想做的机器人教育。他叫隋少龙而不是“那个去了苹果总部的学长”。
人们往往会被title(头衔)定义,需要一连串的名字来填满他们的不安。隋少龙在采访时多次提到了光环效应。人们为光环吸引,最后被光环包围,之后便会一直在“巨大的阴影里狂欢”。但离开了光环,我们又是谁?我们到底体现了什么价值?他不断追问自己这个问题,当他发现在苹果他的成长曲线并不如预期,于是便放弃二十万美元年收入、出行时的商务舱和五星级酒店。
如今的隋少龙很自由,颇有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意境。他关注本质,胜过表象。回望他自07年进入密院后一路走来,他的每一步都在不断修炼自己。密院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开始,密院的初成、密院的不确定性。别人眼中的cons(弊端)变成了赋予他成长的pros(利端)。
在写寄语的时候他想了很久,第二天才给我答复。他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写下简单的四个字:
得心自在。
http://s1/mw690/001Npieggy6VOEgflFS00&690
隋少龙也很快乐。海明威曾说过,聪明人的幸福感,是我所知道的最罕见的东西。焦虑往往是聪明的附属品。如今的隋少龙虽然每天生活有压力却不焦虑,有条理地处理着一件件事务。他梳理了对于生活的恐惧的来源,精进随缘,活得很明白。于他而言,看到ROBOTERRA的学生做出一个原创机器人时获得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在Iphone6发布的那一天。
对隋少龙的评价?
“真挚的内心、自始如一,他的真诚最是感染我”
合伙人周圆“热情、机智、少年老成”
“极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愿意关怀下一代。”
“平易近人、人好、有爱心”
“逗比”
http://s5/mw690/001Npieggy6VOEiSuZCd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