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佐斯创业的萌芽
在自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书店或超级网购商铺前,关于创建亚马逊网站的想法一直在纽约办事处酝酿,当时它只是华尔街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萧氏企业(D.
E. Shaw &
Co.)作为一家定量对冲基金公司,员工们都亲切地称其为DESCO,它始建于1988年,创始人是戴维•E.
萧。杰夫•贝佐斯,作为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是DESCO公司天生的领导者。到1993年时,他可以远程操控公司在芝加哥的期权交易,然后高调进军第三市场业务。这是一种场外交易,允许散户投资人做股票交易,纽约证券交易所不收佣金。
1994年,当互联网的机遇来临时,只有少数人对此关注,戴维觉得公司的独特定位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他遴选的领军人物就是杰夫•贝佐斯。戴维和贝佐斯每周都会碰面,在这几个小时里,对未来技术浪潮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后来贝佐斯记下了这些想法并且针对其可行性展开了调研。戴维和贝佐斯同时还在酝酿另一个想法。他们把它称为“网罗天下所有商品的店铺”。
贝佐斯与DESCO公司的招聘主管查尔斯•阿戴一同调阅了最早的网络书店地址,阿戴在测试这些老网址时还保留一次购买记录。那是一个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Future
Fantansy书店的网址,在那买了一本《立体梦想》,作者艾萨克•阿济莫夫,价格是6.4美元。两周后,书上市了,阿戴撕开了纸箱包装,递给贝佐斯看。由于运输的原因,书籍已经破破烂烂的了。那时没人想得到怎么才能通过互联网卖书。但贝佐斯看到,这是一个无人开发的难得机遇。
那年春,贝佐斯找戴维谈话,并告诉他打算离开公司去创建一家网络书店。戴维说,他理解贝佐斯的冲动,并对此给予同情,但萧氏公司正在迅速壮大,将会和贝佐斯的新企业展开竞争。他想给贝佐斯几天考虑的时间。
当贝佐斯思考下一步怎么办时,他刚看完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将尽》,讲的是一个管家满怀惆怅地回忆,在英国战争时期服役时的个人抉择和事业抉择。贝佐斯一直在回首人生的重要关头,当时他产生了一个想法,称其为“后悔最小化模型”,然后确定在此人生的重要关头下一步该怎么走。
亚马逊的初创
当贝佐斯的父母迈克和杰基接到电话时,正要结束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为期三年的漂泊生活,迈克在那为埃克森石油公司工作,是一名石油工程师。据迈克•贝佐斯回忆,当他们听到这一消息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意思,你要在网上卖书?”
看到事业有成的儿子抛弃了华尔街优厚的待遇,而去追求一个疯狂的梦想。杰基•贝佐斯向儿子建议,可以在晚间或周末经营他的新网店。贝佐斯告诉妈妈,“不,事情进展得很快,我需要马上行动。”
贝佐斯选择在西雅图创业,源于西雅图久负盛名的技术中心地位和华盛顿州稀少的人口(与加州、纽约州及德克萨斯州相比),因为亚马逊从相对较少的顾客那里不会获得很多的消售额。那年秋天,谢尔•卡芬驾驶一辆U型拖车,车上满载家什,从圣克鲁兹赶来正式加盟贝佐斯夫妇团队,他因此成为亚马逊最早的员工及技术主管。他们在贝佐斯家一间经过改装的车库里建立起了店面,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中间没有隔开,房间中央放着一个又大又黑的大肚炉子。贝佐斯从家得宝花了60美元买了一些浅黄色的门板,做了两个桌子,当时创业的艰辛对于亚马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就像诺亚制造方舟一样。
一开始电能总是不够用。服务器类似于匹萨盒,汇聚了巨大的能量,不断烧坏家里的保险丝。最后他们不得不从其他的房间里引出黄色的延长线,把电脑和各种电路连接起来,可是家里连吹风机和吸尘器都用不了了。
头几个月的每笔订单都能给亚马逊员工带来异常的兴奋。当有人发出订单时,亚马逊的电脑上会响起铃声,办公室的每个人都簇拥在一起,看看是否认识这位顾客。(几个月后,铃声频繁响起,他们不得不把它关掉。)亚马逊然后从两大销售商那里订购图书,付给他们批发价,是标价(书皮上的公开价格)的一半。亚马逊早期的供货渠道缺乏技术含量。一开始公司没有存货。当顾客买书时,亚马逊再去订,书将会在几天内到货,公司把书存在地下室里,然后运到顾客那里。有时公司会花一周时间才能把货运到顾客手里,紧俏的书需要几周甚至一个多月才能到货。公司一直没有专人来负责图书的包装,因此当订货量大的时候,公司在运输方面就会延迟。贝佐斯、卡芬和其他员工只能在夜里来到地下室,根据顾客订单来配货。转天,贝佐斯、卡芬和另一位员工将驾车把货物送到联邦包裹快递公司或者邮局。
正式开业后,他们收到了1.2万美元的订单,发送了价值846美元的图书。下一周他们承接了1.4万美元的订单,发送了价值7千美元的图书。从一开始他们就屈居人后,为赶制订单而疲于应付。随着每天订单量的增加,一切像乱麻一样混乱——此时未来的竞争对手开始打压这家年轻的公司。贝佐斯认为公司应该推出对顾客有益的30天退货规定,但现在还没有办理退货的具体方法;再有虽然公司有信誉登记但经常会发生透支的情况,麦肯兹这时不得不步行到银行,开了一张支票然后再重启帐户。
亚马逊的员工忘我工作
克里斯托弗•史密斯是一位23岁的仓库临时工,前臂上刻着带有中国字的刺青,开始了亚马逊一天的工作,
14年来他在公司的不同岗位轮换工作。他每天凌晨4:30起床,然后骑车去上班,6:30把Ingram公司的送货员放进来,经常工作到深夜,拼命地打包,接发顾客的邮件,下班前,在仓库里喝上几瓶啤酒,然后蹬车回家。他说,“每天支配我大脑的就是…跑。周围是堆成山的纸板箱和包装材料。”
史密斯如此拼命地工作,连着8个月不休息,甚至把他的浅蓝色法国标致旅行车都忘了,车停在了西雅图国会山附近的公寓旁,可想而见,他的车会遭到什么命运,公寓门外堆了一摞信函。有一天,他撕开一封信函一看,一连好几张罚单,还有一张通知单,告他汽车已经被拖走了,还有几张拖车公司的警告函,最后一张是通知他,车已经以700美元的价格给拍卖了。他还有1,800美元的汽车贷款没还清,这件事还对他的信誉产生了影响。当时他也顾不了许多了。
埃里克和苏珊•本森每天都不是独自来亚马逊上班——他们把威尔斯种矮脚狗鲁弗斯也带着。因为每天俩人工作时间太长,因此贝佐斯允许他们把狗带来。有一个迷信的说法,说它的爪子如果敲击键盘,就意味着公司会有新的起色,虽然它早已去世,但现在亚马逊在西雅图园区还有一栋办公楼以它的名字命名。
一位新来的员工叫乔伊•科维,是一位首席财政官。科维一直致力于严格执行贝佐斯的“变大优先”规则,其他一切事情都变得无足轻重了。有天早晨,她把车停在公司车库,由于分心,车一整天都着着火。那天晚上,她找不着汽车钥匙了,才发现丢了,只得徒步回家。车库里的保安几小时以后打电话告诉她,她可以来公司取回她一直打空转的汽车。
亚马逊第一项创举
公司发布了第一项创举:当他们把顾客链接到亚马逊网购书时,允许其它网站向用户收费。亚马逊给这些授权网站的推荐行为付8%的佣金。这种联手项目并非是第一个,但它确是最卓越的创见,并且协助孵化了一年数十亿美元的产业,这就是联合营销。并且从一开始,就允许亚马逊把它的触角伸到各个网站,以在竞争来临之前确立自己的地位。
亚马逊的第一个个性化项目
那年秋天,公司集中精力为每一位顾客定制个性化网站。公司首先以Firefly网络公司开发的软件为依托,这个特色项目称为Bookmatch,让顾客先对几十本书加以评论,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推荐一些书籍。这个系统运行太慢,经常瘫痪,亚马逊后来发现,顾客因为嫌麻烦,不愿意写书评。
因此,贝佐斯建议个性化定制团队开发一款更简单的程序,凭借顾客购买的书来推荐书单。埃里克•本森花了两周时间开发了一款初始版,把具有相同购买记录的顾客集中到一起,然后列出每一组感兴趣的书单。这个项目被称为“同质”,一经出台立即引起销售额的暴涨,同时亚马逊也可以向顾客推荐他们没找到的新书。
“同质”最终取代了Bookmatch系统,并且成为造就亚马逊个性化这一伟大业绩的基础。贝佐斯相信,这种电子商务优势将是其他实体对手所不能企及的。
亚马逊的第一个书评
早期的员工和他们的朋友一开始写了许多书评。卡芬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他注定要成为这本书的顾客,这是一本中国人的回忆录,名为《西风烈:我早年在中国劳改营的回忆录》。他从头到尾阅读了此书,然后写了第一个书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