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2021-02-21 20:38:15)
标签:

文化

图片

旅游

娱乐

教育

  在荆州市“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明月湾里,近期有一大批夜鹭鸟重新飞回明月湾,在高大的池杉树林里,密密层层的在大树上筑巢做窝,安营扎寨,准备在这里繁衍后代。今天到明月公园现场仔细观察了,这群夜鹭鸟的活动状况。
  入冬以来夜鹭从其它地方鸟陆陆续续回来,现在能够看到的夜鹭鸟数量在千只以上。夜鹭鸟在池杉林里,或就地取材或从远出搬运来搭建鸟窝材料,或者用枯树枝按鸟的等级,从上到下分层筑巢。鸟巢层层叠叠,明月湾纵横有十余排高大的池杉树林,目前大约已经有五排池杉树林,从上到下住满了夜鹭鸟,从远处望去十分壮观。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明月湾里的池杉树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四旁”绿化时栽种的沿道路,农田,河塘边的池杉树,讫今已经有六十多年历史了,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明月湾曾经是渔场,渔塘里的水生动物是夜鹭鸟可口的食物。以前这里曾经是夜鹭鸟经常活动取食的地方。
  后来, 明月湾划入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范筹,明月湾也成为现在的明月公园。现在明月公园基本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大批夜鹭鸟重新飞回明月公园里也正是时候。夜鹭鸟群的到来也给明月公园增添了生机和观赏内容。你看;就在明月公园里,夜鹭鸟在水面慢慢的飞近公园道路上游园的人群,人与鸟和睦相处,是多么温馨和谐的画面啊!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飞回明月公园的夜鹭鸟群分别开始了忙碌的“修建工程”,夜鹭鸟有的成双成对从远处衔来竹枝干草,在树丛的枝杈间开始建造自己的新房,有的就地取材,雄鸟在附近池杉树上寻找枯枝,用力折断后衔回窝里,雌鸟则伏在窝里接过树枝,仔细搭建巢窝,双方配合十分默契。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夜鹭鸟,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

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夜鹭鸟,夜出性。喜结群,常成小群于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结群隐藏于密林中僻静处,或分散成小群栖息在僻静的山坡、水库或湖中小岛上的灌丛或高大树木的枝叶丛中,偶尔也见有单独活动和栖息的。一般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亦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胁,一般不离开隐居地。常常待人走至跟前时才突然从树叶丛中冲出,边飞边鸣,鸣声单调而粗犷。

夜鹭鸟,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通常于黄昏后从栖息地分散成小群出来,三三两两于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也单独伫立在水中树桩或树枝上等候猎物,眼睛紧紧地凝视着水中。清晨太阳出来以前,则陆续回到树上隐蔽处休息。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夜鹭鸟,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各种高大的树上。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也常与白鹭、牛背鹭,池鹭和苍鹭等其他鹭类一起成混合群营巢。群巢的数目少者一棵树上几个至十几个,多者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巢由枯枝和草茎构成,结构较为简单,呈盘状。大小为外径30-51厘米,内径28-32厘米,高12-15厘米,深8-9厘米,也有利用旧巢的习性。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为卵圆形和椭圆形,蓝绿色,大小为41-48毫米×31-37毫米,平均44毫米×35毫米,重22-27克,平均24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1-22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身上被有白色稀疏的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经过30多天,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早春回来的夜鹭鸟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