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图片旅游娱乐教育 |

飞回明月公园的夜鹭鸟群分别开始了忙碌的“修建工程”,夜鹭鸟有的成双成对从远处衔来竹枝干草,在树丛的枝杈间开始建造自己的新房,有的就地取材,雄鸟在附近池杉树上寻找枯枝,用力折断后衔回窝里,雌鸟则伏在窝里接过树枝,仔细搭建巢窝,双方配合十分默契。
夜鹭鸟,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
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夜鹭鸟,夜出性。喜结群,常成小群于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结群隐藏于密林中僻静处,或分散成小群栖息在僻静的山坡、水库或湖中小岛上的灌丛或高大树木的枝叶丛中,偶尔也见有单独活动和栖息的。一般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亦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胁,一般不离开隐居地。常常待人走至跟前时才突然从树叶丛中冲出,边飞边鸣,鸣声单调而粗犷。
夜鹭鸟,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通常于黄昏后从栖息地分散成小群出来,三三两两于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也单独伫立在水中树桩或树枝上等候猎物,眼睛紧紧地凝视着水中。清晨太阳出来以前,则陆续回到树上隐蔽处休息。
夜鹭鸟,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各种高大的树上。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也常与白鹭、牛背鹭,池鹭和苍鹭等其他鹭类一起成混合群营巢。群巢的数目少者一棵树上几个至十几个,多者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巢由枯枝和草茎构成,结构较为简单,呈盘状。大小为外径30-51厘米,内径28-32厘米,高12-15厘米,深8-9厘米,也有利用旧巢的习性。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为卵圆形和椭圆形,蓝绿色,大小为41-48毫米×31-37毫米,平均44毫米×35毫米,重22-27克,平均24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1-22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身上被有白色稀疏的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经过30多天,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