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季,由湖北驾车千里迢迢来到泸沽湖采风探幽,观赏高原风光。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中的小岛星罗棋佈,形态各异,岛上林木葱郁,翠绿如画,晴日身临其间,水天一色,湖水清澈如镜,粉色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在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阵阵由远处传来的摩梭民歌歌声,让泸沽湖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几分圣洁。泸沽湖不愧为一个远离喧嚣城市,一个未被污染的处女湖。泸沽湖畔生活着摩梭人,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是仅有的母系氏族社会(女儿国),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走婚传统习俗。





泸沽湖,位于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面海拔2685米,湖泊最长9.5公里,宽7.5公里,最大水深90米,可见度深12米,是我国最清沏的高原深水湖泊之一。



泸沽湖也称为;亮海。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景区四周崇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森林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泸沽湖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湖”。也被人们誉为“蓬莱仙境”。
泸沽湖可以说是彩云南的一个缩影,山美水也美。但我感受最美的还是泸沽湖的民族风情。泸沽湖地区居多的是摩梭族,这里古朴的民风,秀丽的山光水色与浓郁的民族传奇风俗,无不让我们充满好奇,感到神秘......。



摩梭人的走婚。摩梭人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关于摩梭人走婚,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是有误解的,加上一些媒体宣传的偏见。有的甚至认为走婚的风俗是未开化和愚昧,还有把走婚称之为“一夜情”,这都是我们对走婚的曲解。实际上摩梭人走婚是很严肃认真的,按照时代发展的尺子来衡量,走婚既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摩梭人的走婚,就是情侣关系下的一次约会。走婚的双方是自由、自愿、平等的,基础是彼此相爱,注重对方勤劳真诚,淳朴善良的人品。离异更是互不牵涉,既不会发生财产纠纷,家庭也不会干涉。摩梭人的“走婚”不存在我们现实婚姻中“嫌贫爱富,门当户对,父母包办,买卖婚姻,高额彩礼,旁大款”等陋习。这也许就是“走婚”的习俗延续不断的原因不吧。中国的大作家白桦,50年代打成为右派,下放在现在的香格里拉改造。他以作家的职业敏感,徒步到沪沽湖釆风,后来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下《远方有个女儿国》。作者在书中把走婚,甚至女姓直接向心仪的男子表白爱慕之情,称为"值得尊敬的另一种文明"。“右派”在当年多么恐怖的称谓~ 在那个不平凡的年代里,“右派”处在被人歧视的逆境中,等于是被“判了死刑”的人,中国的大作家白桦从传统民俗中寻爱情生活的真谛。不能不说是当时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破冰之旅!





(博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图片于2018年7月25日晚26日清晨用华为p9手机,尼康810相机20/1.8定焦镜头,200-500变焦镜头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