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童年的回忆”自99年春得到的下山坯桩至今已经很多年了,经过养坯使桩体存活,再根据树桩连根多干的特点和树形树势,因势利导进行了制作前的初步构思,经过改坯.放养枝(干)增粗生长,回缩截干,培养二,三级枝和着叶小枝群.四次更换栽培盆钵(见图片1--4)采用促控植物生长等技术来克服桩体干与干空间狭窄,避免枝干相互遮挡。同时又要保持每一棵树的独立形态,疏密与相邻树的呼应关系,比例尺度,透视效果,经过多年制作初步完成骨架枝群的框架结构。这盆连根丛林盆景外型大体上呈左高右低不等边三角形。主树居左高约95公分,其余各树高度依次向右渐低,丛林盆景前面点缀小树来丰富前景画面,在丛林盆景的第三棵小树后面的纵深处蓄留立枝,作为远树状态以增强丛林立体画面的纵深感,透视效果和深远景观.丛林盆景在各个树前后的枝群的处理上力求自然状态,整体树林形态避免留下人工制作痕迹,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我生活在汉平原湖区,幼年时代常到广阔的湖畔玩耍.那时的湖(河)边生长着一丛丛自然生态的古老树林。那里便是我们的乐园。放学归来,常和小伙伴们嘻戏于河,湖边的林间玩耍,捉迷藏,或攀爬到老树上学习功课完成作业,复习准备考试。盛夏时节,暑假期间在树林里抓知了捉蜻蜓,累了爬上老树尽情享受湖面上送来阵阵凉爽的风.远处的湖面波光鳞鳞,湖对岸的远山依稀可见,点点帆影略隐略现.近处的湖水里不时飞起群群白鹭.林里的各种鸟儿也不惧怕我们,自在鸣啼跳跃,远近的村落里升起袅袅炊烟,身着背心短裤的牧童骑在大水牛背上从林边悠闲的慢慢走过,水牛还不时发出驱赶蚊虫的响声。
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现在不到风景区真是难得见到了。每每想到这些,我便萌生了制作一盆盆景来述说过去的岁月 的想法,用制作的盆景表达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经过一番构思准备,按腹稿挑选素材,选择这株连根丛林小老树为主景, 就在一块平整的大理石板上用堆土法栽种了这丛小古树,营造出湖岸自然景观状态。小古树那嫩绿的叶片生长在曲折的树枝群上,经过仔细修剪过的小古树,远远望去象一片茂密的树林。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从树那边慢慢走过,树下是一片平静的湖水,湖面上有点点白帆,远处的丘陵隐隐约约的在远处呈现。在树林下近处的土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不知名的小草,湖岸的泥土间石头显露出来的石头十分自然,好像从泥土里生长出来似的。站在盆景旁边仔细观看盆中景色,就象来到了阔别已久的海子湖畔,看到了家乡平原湖区优美自然景色的缩影,又好像有读过一首风景田园诗般的感觉。盆景在仿古雕花木座的烘托陪衬下更显自然野趣和艺术性。盆景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它采用自然的树木,石头,土壤等素材,经过园艺栽培,加工制作,按照立意进行组合,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咫尺盆中艺术再现了广阔的平原湖区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出制作者的“托物言志”追忆往昔,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观赏品。它;借景抒情,神于言外,用高度概括凝练的手法传情达意,盆景是“无言诗,立体画,有生命的艺雕”。

上图
参加“江苏新沂盆景展览”时由江苏省摄影师拍摄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