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阳楼的传说

(2013-05-02 03:09:29)
标签:

娱乐

  唐开元四年张说贬到岳州后,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青年木工李鲁班,手艺高强,擅长土木设计,被张说相中。张说限李鲁班在一个月内设计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的楼阁图纸。谁知李鲁班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再限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湖相得益彰有气派的楼阁图纸。 正当李鲁班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指着编有号码的木头说:“这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若是还差点什么,就到连升客栈来找我。”李鲁班接过来,摆了又撤,撤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大家十分高兴,都说是祖师爷显灵,向白发长者道谢。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三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不见了。人们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止。不久,一座雄伟的岳阳楼拔地而起,高高耸立在洞庭湖岸边。

  岳阳楼相传为三国时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它之所以成为弛名海外的旅游胜地,原因有三:

    一是它所处的位置极佳。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在全国三大名楼中,它的视野最开阔。范仲淹《岳阳楼记》写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写得很有气势,写出了岳阳楼所处位置的特点和壮观的景物。

    二是它的建筑艺术超群出众,极具特色。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一眼望去,金瓦朱窗,蓝天碧水,交相辉映,巍峨壮观。它的楼顶建筑也不同于一般,其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显得格外雄伟。

    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甚至有人认为,岳阳楼之所以闻名遐迩,首先是因为有了这篇《岳阳楼记》。其实,在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之前,已有不少文学家吟咏过它,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