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空林新雨时》

标签:
杂谈图片文化教育 |
题〈空林新雨时〉
林间小雨润如酥,新绿遥看近却无。静寂闻听芽绽放,抑扬顿挫竟争出。
这是一盆用植物;对节白蜡树种的连根废弃古桩,按丛林画意制作的连根丛林树桩盆景,1999年从朋友那获得这棵下山桩。连根废弃古桩是生长在山野贫瘠土壤上经过樵夫常年砍伐,植物从根部萌不定芽,逐步生长而成,或者是多根实生苗聚合在一起生长长大,多根根盘连成一体,经过人工长年砍伐后,逐步生长成丛林状的“小老树”。
制作一盆具有“诗情画意”的连根丛林盆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首先得发现“素材”(树桩)的形态能不能符合制作连根丛林树桩盆景的要求,经过审视,按树桩可改造的最佳效果立意(盆景山采老桩制作,讲究“因材立意”的艺术处理手法),再进行裁截取舍,伤口处理后,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精心园艺栽培,待每个小树头旺盛生长后,再进行初步艺术加工造型,逐步完成枝干塑造,按立意有所取舍,整型扎枝。再造型阶段的时间较长,有的盆景创作会达十年之久。即;一景方成已十秋。也就是说;树桩盆景制作是个连续性的制作。一盆优秀盆景作品造型栽培时间,在熟练的园艺师手上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盆景制作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盆栽栽培,盆栽要求;千树一式,可是盆景艺术强调;艺术个性,百树百态。对节白蜡连根丛林栽培造型完成后,移上椭圆形汉白玉石平盘,再配上整板仿古雕花红木几座,盆面按立意点石布景配植青苔,小草。初步形成盆景雏型,以后逐步深加工使盆景作品日臻完善。立意命名为“空林新雨时”,并为之赋诗来表达当时的思绪;
题《空林新雨时》
林间小雨润如酥,
新绿遥看近却无。
静寂闻听芽绽放,
抑扬顿挫竟争出。
这首诗描写早春二月里,春回大地之时,疏林林间万物复苏,树木争先恐后的发芽,各种植物已经开始了旺盛生长阶段,寂静的林间,此时连芽苞绽放的声音都能够听得到,而且树的高低远近不同发芽的声音也不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寂静中“喧闹”的声音。
竞争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空林新雨时》就是表现,静中愈闹,越是静僻之处竞争就越激烈。空林不空。独处时看似闲适逍遥,内心却充满别离的愁怅。名利场上的明争暗斗,知道是过眼云烟,但是却铭记于心,难以释怀。记得唐代大诗人王维在《终南山别业》诗中写到;“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道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那与世无争为我独处的超脱心态,那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啊。个人主观意思刻意回避矛盾,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王老夫子不是在《辋川别墅留别》诗中写到;“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的诗句了吗?
上图由潘力军老友摄于一次盆景展览活动现场。
上图由左宏发老师拍摄于一次盆景展览活动中。
今天又下起了秋雨,突然想起这篇博文还需要完善,同时也有手绘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空林新雨时》的想法,便拿出纸笔,按照我习惯的方法,一笔一划描摹起来,今天画这张图特费时间,开工时已经临近饭点,午觉后又继续描摹。天黑前终于完工了,散步回来后开始编辑博文图片。到现在才进入上传图片阶段。
我将这篇老博文重新编辑,增加今天绘制的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空林新雨时》素描图片,再发到《艺圃叟新浪博客》上来。与朋友们分享我的快乐,希望朋友们喜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