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嶂山回味甘——读余哲春先生《妙语回春》
(2024-12-02 13:49:09)
标签:
文化 |
一年前,余哲春先生的散文集《嶂山春语》出版,我有幸被邀参加了余先生首场新书品读会,时隔一年他的又一本新书《妙语回春》出版,我再次有幸相邀参加他的新书品读会。有纪念意义的是,品读会放在先生的家乡大樟村举行,对于作家笔下描绘的故土家园,心里早己向往之,此次借品读会走进嶂山,品读嶂山,何其幸哉。
《妙语回春》这部书,妙就妙在作者别出心裁,可以说是对《嶂山春语》进行了一次回望式总结和呼应。纵观百年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过去为什么成功的一把密钥。不得不承认,余先生是一位善于总结经验的高手,他将包括温州本土乃至外省的诸位文友给他的散文集《嶂山春语》所写的书评进行结集成书,既是写作过程中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对文友评价的统一回音和酬答。中国人最讲究礼尚往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妙语回春》是对众多文友书评的一份最好的回赠,值得回味,值得收藏。这就好比一坛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妙语回春》是《嶂山春语》的续集,是有因果关系的姊妹篇。春语,乃余哲春语是也;回春,乃回应余哲春是也;都跟自我相关联。在作者心灵深处,嶂山这个地方从未缄默,胜过长安三万里。“我愿以笔为眼,书写对家乡故园的人文打量和关怀。”作者在《嶂山春语》的后记中这种写道。这是一种真情告白,是一份真情流露。
故乡,是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所在,也是作者最重要的写作场。作者在文字的原乡里,回忆昔日的故乡,抒写现实的家园,放歌家乡未来的前景,笔墨之间饱含他对家乡的浓浓深情。这种融入血脉中对于故乡的坚守与深情,被族人称之为“大嶂守旗人。”
读余哲春先生的作品,如品一壶他家乡的乌牛早茶,散发的芳香渗入心底,甘之如饴。余先生的写作内容,时间跨度较长,有儿时和发小嬉戏的村居生活情景,亦有退休之后致力于家乡文化兴村的身体力行,内容丰富充实,人物丰满逼真,情感真实细腻,字里行间都是质朴无华的真情流淌,表现出拳拳爱国心,深深故土情,浓浓乡土味,是一个有乡土情怀的文化人为情系故乡而吟唱出的心灵赞歌。
立冬时节,层峦叠嶂的大嶂村,在温州美女作家、画家夏海霜的钢笔画下,呈现出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图景,宁静而安详,宛如世外桃园。当第一次走进嶂山,其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滋养的嶂山,在世人面前沉默而谦恭,仿佛让人回归风景熟稔的故乡,情感上一下子引起了共情。
然而,更能引起我情感共鸣的还是大嶂山人,比如余哲春先生,他是不折不扣的新时代的乡贤,也是一位值得深交的长者,一位忘年交的文学前辈。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时有妙语,善于回顾总结,且乐于提携新人,待人如十里春风,温暖和煦,如初冬的暖阳。与这样的人交往交谈,既使身处陋室,又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