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会议首开国共谈判成功之先河
(2022-12-20 08:34:24)
标签:
旅游 |
主簿镇南田村地处舒(城)霍(山)潜(山)三县交界的深山区。这里山高林密,地旷人稀,是岳西红色根据地的一部分,其中的平峰山袁家老屋、金家老屋和南田陈氏宗祠,便是舒霍潜便衣总队和红二十八军便衣四分队从1935年到1937年三年游击战争的常驻地,也是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与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议定同国民党鄂豫皖剿总卫立煌进行谈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起草的地方,历史著名的南田会议就在这里召开的。
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已两年多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高敬亭在鄂东才获得党中央有关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指示。于是他立即率部队从鄂东回到皖西革命根据地中心——鹞落坪,与皖鄂边特委书记何耀榜接头。与此同时,何耀榜通过姜术堂关系也获得一份与高敬亭所得相似的文件,准备去鄂东找高敬亭。1937年7月13日,这两位战友在岳西南田村平峰山会合,会合后二人商定马上召开军政领导人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的具体方案,决定向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谈判倡仪,并决定派何耀榜为我方正式代表,与国民党谈判。7月13日当晚就在南田陈家祠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因为是公祠,平时无人居住,比较安静安全,在当时还到处张贴着“活捉高敬亭赏大洋5万元,活捉何耀榜赏洋2万元……”的布告,所以对会议选址不得不再三慎重。会议开到中途,为了安全起见突然转移到平峰山金家老屋金缄三家接着开会,天亮之前又转移到平峰山袁家老屋开的,这次会议一晚换了三个地点,会议核心内容是:国共双方结束内战状态,互相停止敌对行动,团结一致枪口对外,打败日本侵略者。会议最终起草了12条款谈判倡议。(附后)
1937年7月15日上午,高敬亭以红二十八军名义给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卫立煌写了一封停战谈判倡议信,这封函件的信封上写着:“岳西县第三区公所速交卫立煌督办啟”,落款为:“红二十八军缄”。指派便衣队交通员金孝广(南田人)将信送到岳西县第三区公所国民党军队的蛇形岗炮楼。国民党三区区长李德保接到信件后,立即向国民党岳西县政府作了报告,一面派专人将公函送至岳西县政府请示卫立煌后,当天中午,何耀榜接到“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岳西办事处”回信:“高敬亭先生,我方愿意谈判,兹派我方代表赵先生前来,请您们派人到蛇形岗交谈。”高敬亭、何耀榜二人认真分析形势后,当天下午便派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作为谈判代表,带十名红军战士到蛇形岗与国民党岳西县第三区区长李德保接上头,随即与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岳西办事处赵参谋进行了交谈。由此,拉开了岳西谈判的序幕。
岳西谈判从1937年7月中旬开始至7月28日结束,其间经历了南田会议、衙前会商、青天会谈、九河签字四个阶段,南田会议是岳西谈判成功的开端,岳西谈判成功首开了坚持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与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谈判成功的先河,使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抗战的政策在鄂豫皖地区得到有效贯彻,结束了鄂豫皖地区土地革命战争10年内战的局面,标志着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开创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共同抗日的新的历史时期。
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
附:南田会议我方向国民党鄂豫皖剿总卫立煌提出的十二条谈判协议:
一、我军集中点以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坪为中心,以及礼山县的宣化店、黄陂站、罗山县的张家湾一带地区。
二、我军在鄂豫皖三省设3个办事处,分别驻河南省的确山县,湖北省黄安县和安徽省立煌县。
三、允许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
四、释放政治犯。
五、我军开赴抗日前线所需交通工具由国民政府负责。
六、我军驻地如有土匪扰乱或违反社会秩序都有权予以镇压。
七、我军开进七里坪集合途中,国民党军队不得堵击或追击,如发生冲突,由国民党军队负责。
八、我军若有老弱病残者或探亲人员返乡,国民党军队和当地政府应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如认为可疑者,应交我办事处处理。
九、我军指战员的家庭,一律享受抗日军人待遇。
十、过去被强卖的妇女、凡是愿意回原籍原夫者,当地政府应予以协助妥善安置。
十一、过去我军指战员的家庭,凡是被没收的财产或受罚款,均应如数退赔。
十二、上述条款限于鄂豫皖边区,凡属全国性问题以及我军番号的最后确定,应由两党中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