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规律总结
(2009-09-27 20:24:59)
标签:
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晨昏线黄赤教育 |
分类: 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
地球的运动规律总结
一.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变化规律
1.
2.
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冬至日,地球不在近日点)
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夏至日,地球不在远日点)
三.太阳光照图上判断节气的方法
1.判断投影方位:极点俯视图、侧视图、方格图(圆柱投影)
2.找出太阳直射光线(即对准地心的那条太阳光线)
3.判断晨昏线的位置
四.晨昏线性质小结
1.
2.
3.
4.
五.时间计算
1.
2.
3.
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
2.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3.太阳直射点在a(南或北)半球,则a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往a方向昼长越长。
4.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日出时间=12-昼长的一半;
日落时间=12+昼长的一半;
八.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定义:在地方时12点时,该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H=90º-纬度差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例1]读右图回答问题(AD的经度为0°):
(1)该图日期为
(2)图中A、B、C、D、E五点处,
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关系是
(3)同一天杭州(30ºN)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是
(4)这一天,地球的公转速度( )
A.最快
(5)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
(6)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
(7)此时,北京时间为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9)图中弧GH为
(10)将上图转绘成俯视图(要求绘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昼夜半球,标出自转方向)
[例2]如上图,P点的纬度为72ºN,经度为40ºW,弧PAB为晨昏线,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例3]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行轨迹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E分别代表什么节气?
(2)试述杭州(30ºN)地区在太阳直射点从A运行到E过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变化情况。
[例4]在30º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则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º
[例5]如图,现计划在某城市(36.5ºN)的A楼(高50米)的附近兴建一座B楼,为使B楼最底层全年都能受到太阳光照射,则A楼和B楼之间的距离最少为几米?
[例6]如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9月24日,空白部分为9月25日。
(1)SA的经度为
(2)此时,北京时间为
[例7]下图为“不同纬度昼长分布曲线图”,根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A点的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
(3)在A、B、C、D四点中,地球的自转线速度大致相等的两个点是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5)此时C点所在纬线发生的现象是(昼夜状况)
[例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晨线,日期为
(2)若DF为晨线,此时为
例题参考答案
[例1](1)6
[例2](18°N,140°E);10:40
[例3](1)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昼长的变化:A-C时杭州昼长夜短,A-B昼渐长,B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C昼渐短;
[例5]50√3
[例6](1)180°;70°E
[例7] (1)23.5°S
(5)出现了极夜现象
[例8] (1)1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