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还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让政府警醒一点,主动建立应急系统?

(2011-07-25 02:18:45)
标签:

杂谈

2008年南方几十年未遇的大冰雪,据说某市主管副市长为防止本市交通事故增多,想出一个蠢招,在长江大桥上设卡,禁止通行了。这一来造成南北交通大动脉交通中断,无数车辆在冰天雪地里被阻塞了两天。事后主管的副市长虽然被免职,可由于他这个愚蠢的决定造成的损失却难以计数。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冰灾发生后,当地居民觉悟挺高,一批老人家煮好热粥给阻塞在大桥的司机们送去,当地一媒体记者得知后万分感动,当即写了稿子准备报道,和朋友宵夜时他还激动地跟一位姓W的朋友说起这事,或许他心里还存了点小九九,以为稿子送上去,定会得到表扬。谁知W一听,叫他立马撤了。W说,你想啊,发生这么大的事,一批老妈妈都赶在领导前面了,领导会高兴么?你这篇稿子送上去,不挨骂才怪。该记者死活不信,仍然送上去了。次日,闷闷不乐地找到W,不幸被W言中。W后来跟我说,“唉,这套逻辑是不言而喻的,做官方媒体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这件事折射出该市领导显然忘记现在是大交通时代,毫无全局观整体观。遇到突发性事件,自己反应迟钝工作跟不上去,宣传上却不肯输于他人,不许报道镜头先对准社会,这叫什么事?这种现象并非孤立的,可每一次,人们首先看到的不是官方迅速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而是对媒体报道实行封锁。这也折射出许多官员显然忽视了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尤其是微薄时代。

 

现代社会人类活动规模化、交往普遍化,以往一场雪一场暴雨一次飓风可能不算什么,有影响也是局部的,但在大交通时代,其影响则却有可能是全局的、规模的。08年后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造成。每一次我都以为:政府大概会由此吸取教训,建立起应急系统,可每一次都令人失望。

 

汶川地震所显示的混乱就不说了,仅看火灾吧:央视裤衩一场大火,损失惨重。可是除了处理几个人之外,这场大火触动过谁?哪个城市的官员由此在技术应对上对高楼火灾有深刻思考?11·15的上海大火、元宵节沈阳皇朝酒店大火,依然发生于高楼,依然因消防车够不着而付出令人痛心的代价。然而这两场大火之后,引起反思的城市究竟有多少?当然不能说政府一点都没考虑这个问题,据说在元宵节,北京调动了七十万警力防止火灾。可有几个城市能调动这么多警力?即使有这么多警力,也未能避免景山一带失火。仅仅有预防还远远不够,虽然预防火灾极其重要。必须要考虑万一,万一,万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阶段,各地普遍建高楼,一旦发生火灾,生命财产都必然遭受巨大损失,政府怎么能够不考虑高楼失火该如何救助的问题?政府推房地产开发很积极,房价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却不见政府在消防救灾方面有得力措施和应急系统。

 

一个应急系统应有多个层次,其一是技术上的,政府应有起码的预见性。预防上要有预警系统,同时对各类事故后果应有洞见,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启动有效有序的救助系统。

 

无论如何人类都该谦虚一点谨慎一点。这次高铁惨案,据现场目击者在微薄报道,中间有停车七分钟。为何七分钟的停车时间,都不能通知各方和后边车辆?这么多动车穿梭于高架路桥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停车是难免的事,迟早必有,为什么事先不考虑一旦停车如何通知后来车辆的问题,而让人眼睁睁地看后边的动车撞上去?莫非那些领导和设计人员真的认为中国高铁万无一失完全不会有发生停车的可能?可据传闻,铁道内部早有人说高铁迟早出事。可是,我们只能听到传闻,看不到应对措施。至少在这次高铁事故上,我们看到停车七分钟,后边的车却没有减速就撞了上去。我们还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让政府聪明一点、警醒一点,主动建立应急系统?

 

其二是不仅要有医疗应急系统,还要有心理辅导机构,遇到重大事故,政府应很快能调动心理咨询人员对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在哪一次大事故中,见到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辅导人员出现过?

 

其三是宣传报道上,是抛弃以往的思维套路的时候了。这几年里,每一次大事故发生,各地做法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新闻封锁、限用通稿。

 

就算我们可以将这一做法理解为官方的善意,怕媒体的片面性报道有可能误导受众,引发不必要的骚乱,影响社会稳定,可是为什么高铁事故发生后,官方四大媒体的做法都如出一辙,头版闭口不谈高铁惨案?反倒是日本几大媒体都把这一事件放在头版头条?就不怕民众骂你对百姓生命冷漠?防止被误导的办法决不是封锁新闻。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有产业垄断的地方,必然出现走私。同样,凡是出现新闻报道垄断的地方,也必然出现猜忌和谣言。要知道互联网的出现,媒体传播形态业已发生变化,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关系已然改变,从大众传播发展到自传播、从固定的主客体关系变成主客互动、主体亦客体、客体即主体的关系。手机联网后,随手拍随手播的功能更加推进了媒体传播形态和主客关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封锁不仅难以达到目的,反而违背初衷、适得其反,使官方媒体失去公信力。这本是简单的常识性问题,本人实在难以理解,时至今日,不知为何官方还频频采用这种笨拙愚蠢的招数?是朝中无智者?还是都怕承担责任,唯恐越雷池一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