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这个国庆只看一部电影,我觉得应该是《中国机长》

(2019-09-29 20:56:06)
标签:

娱乐

这个十一的电影院非常的红,三部主旋律大片竞相登场。主旋律电影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和很多年前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博纳出品的多部电影,从《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可以说已经走出了一条非常独特的商业化主旋律电影的道路。这次的《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博纳式的商业主旋律电影。

《攀登者》的主演是吴京,吴京在中国电影史上已经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从《战狼2》到《流浪地球》,有吴京加持的电影仿佛都能爆卖。这一次和《中国机长》正面刚上,到底谁能赢呢?

我个人认为,几部主旋律电影里最不主旋律的那一部会在国庆胜出,目前目测应该是《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是集锦式作品,小品式电影是非常难拍的,它的目的性又非常的强。就详细说说《攀登者》和《中国机长》的区别。

《攀登者》其实是冒险类型,《中国机长》是灾难类型,这两部主旋律片都有类型片打底。《攀登者》拍的是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它的问题是在时代背景下有点过于着重主旋律了,而登山的冒险部分没有着重表现出来。到底为什么去登山,为了祖国献出生命这种觉悟,在今天恐怕是难有共鸣的。

我一向很爱看冒险类片,登山片也看了非常多,这种片最后感人的地方都在于人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如何在残酷的自然中生存下来。比如《绝命海拔》、《北壁》等等,可能就是差一口氧气,可能就是差一点温度,人就无法在极端天气下活下来,但这是人自己的选择,为什么做这种挑战生命的选择背后,藏着人生的意义这样的命题。

但《攀登者》的题材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定时代下所有角色的动机都是为了祖国的荣誉,个人的追求几乎看不到。而登山的过程,说实在的,《攀登者》表现得不真。高原当然是非常难实拍的,但都在棚里拍的话,登山片的魅力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光是人被自然虐完脸上的创伤都很难表现出来,《攀登者》的角色动机和登山场面都有点差强人意。

《攀登者》中吴京扮演的方五洲和章子怡扮演的徐缨之间的一段属于理想主义者的纯爱,倒是意外之中有点感人。也许是因为它是那个时代里少数的属于个人的情感,长时间的对于信念的坚守是如今很难看到的,和现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的爱情截然不同。

和《攀登者》略微遥远的时代背景设置不同,《中国机长》和现在的观众非常近,大家几乎都坐过飞机,事件又是真实发生过的,飞机失事是在好莱坞电影里看过很多次的画面,比如《萨利机长》。但在国产电影中,这应该是首次表现得比较真实比较精彩的空难电影。

《中国机长》很有点像《萨利机长》,着眼点都是“尽到职责”,过程中也基本都是正常叙事,不过度煽情,除了最后平安着陆后进行了一些提升,也在可以忍受范围内。过程中演员表现都比较稳,不狗血的叙事和演出是《中国机长》惹人好感的地方。事件型电影中人物的性格是比较难表现的,张涵予、袁泉都用了比较收敛的表演方式,杜江和欧豪扮演年轻的机长和副驾则小小地奔放一些,提供了一些喜感。

杜江这个演员应该也被好多人都注意到了,多少部主旋律里总有他,虽然不是主角,但总是有存在感的配角,有时候正气,有时候幽默,但基本都很拉好感,是个很有未来的男演员。

其实拍故事本身永远是要比刻意赋予它一些主题更好看的,人们想看的永远是故事里的细节,遇到登山的困难或者是遭遇灾难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表现的这些。看完《中国机长》会对我国民航事业生出一些信心,以前不会知道背后的控制体系如此庞大,不会知道头顶有50万人在飞。

如果这个国庆只看一部电影,我觉得应该是《中国机长》,它会告诉你,遇到危难的时候,相信专业人士的判断,少做无谓的有害的挣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