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7月22号开始,娃的幼儿园开始放假,为期两周。周末就开始陪玩陪吃,带娃去看展览之类的。一个周末就感觉钱包出血严重,看个展览小一百,吃个饭怎么也得一百多二百块,再买点小东西,比如棒棒糖、冰激凌啊或者一小块蛋糕之类的,毕竟走累了都需要休息。放假的娃烧钱的速度远远要比上学的时候快。
还好过完周末就开始学游泳了,每天下午两点,烈日下骑车到游泳馆,和另一个小朋友一起学游泳。上课一小时,上完了还会玩一会,每天从游泳馆出来一般都快四点了。然后每天两个小朋友都要约着去附近的商场玩一会,体验一个VR,看一会绘本,或者是玩一会滑梯,哪怕只是逛一会商场,两个小朋友也开心得不行,不折腾到五六点是绝对不回家的。
每天回到家,都有一种一天好累的感觉。晚上还要督促小朋友学习,学习各种语文数学英语的课程,毕竟好多小朋友都直接去上幼升小的班了,我们不上,但多少也得学着。
有时候上午外面很热,就静静在家待着。有时候感觉凉快点,就下楼去逛逛,偶尔和娃的同学约了去河边喂鱼喂鸭子,这样就会逛到中午才回家。回家吃了饭没休息一会,就又直接去游泳了。放假的时候不睡午觉,晚上9点基本上就睡着了。这大概是唯一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我也经常9点半就跟着睡过去了,想要追剧到半夜的愿望常常无法和困意对抗。
这样过了一个礼拜多,上到第八节课的时候,娃已经能脱板游泳了,算是成绩显著。另一位小朋友进度要慢一点,因为喝了两次水,产生了恐惧感,明明已经会游但不敢自己游。但就在高歌猛进希望下一礼拜把游泳课上完的当天晚上,娃开始发烧了,不高,以为是小感冒,观察了一下,但第二天也没好,咳嗽了两天都睡不好觉,第三天还是去了医院。结果大夫说让拍个片子看下是不是肺炎,顿时听起来有点吓人,还好片子显示还没到肺,“支周炎”,比支气管炎要深,比肺炎要浅,暂时不需要输液,吃三天药看看能不能降下去,降不下去再输液。好在当天晚上吃了药以后,咳嗽好了一些,睡觉好了很多。但还要吃上好几天药,游泳课自然是暂停了。
养孩子就是一个不断调整自己心理预期的过程,你计划做得再好,娃往往不会按照你的计划走,有时候是情绪上的心理上的不按计划走,有时候是身体上的不按计划走。好在我一路都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强求自己,也不会强求别人。佛系老母亲一枚。
吃了药病情好转,周末本来给娃约了两个免费的艺术手工课程,一个是画杯子,一个是画扇子,在娃的强烈要求下,还是在病中坚持参加了活动。娃爱好做各种手工,也喜欢逛这逛那,出来逛就忘了不舒服了。参加活动时还碰到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女儿,帮孩子调颜料各种的时候看到妈妈额头边滴答滴答的汗水淌下来,对于一拖二的妈妈实在是由衷佩服。
仅仅是两个礼拜的假,我已经发现着实不容易。既要有放松的部分,也要有学习的部分,还得几乎每天24小时的陪伴,长时间相处也容易双方都大发脾气,一整天让娃不要偏离生活轨道,早上起来要提醒尽快刷牙洗脸,出门前要提醒抹上防晒,一天诸如此类的事情大概也就几十件吧,常常要吼上好几次,很难做到一次不吼,吼完了以后又常常觉得心累。
还好幼儿园两个礼拜就结束放假了,真是解救父母的大救星。难以想象上学了以后放两个月的假可怎么办……现在的暑假被渲染得成本大,主要是因为整体环境确实不如我们小时候安全,谁也不敢把孩子放楼下一玩半天不管他。和同学约了玩一次都必须两个孩子同时有时间,且两个家长也有时间,这就很难了。同时家长为了暑假弯道超车,或者是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就选择把孩子送到暑期班托管。至于去所费不菲的夏令营,也是许多没有时间陪娃的家长的选择,希望娃能接触点大自然,又能和同龄人玩耍。
回忆我小时候的暑假,我妈就把我和我哥两人往外婆家一扔,开学了再来接我们,真是相当舒爽。没去外婆家的时候,我和我哥每天的任务是一人剥一斤毛豆,爸妈下班了回来炒菜用。其他时候我哥和他的同学去下军棋了,我就是和同学或者楼上楼下的朋友一起瞎玩,也去别人家围墙外偷过葡萄,大人发现了也就出来呵斥两声,我们也就和小鸟一样四散了逃回家去。毕竟那时候周围没有坏人,走来走去都是认识的熟人,周遭环境很安全。
在农村过暑假的日子,在我的回忆里是很美好的,下次有机会带我女儿体验一下,一见到虫子就要哇哇大叫的小女孩,去乡下过暑假,不会是一部恐怖片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