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恨却用宽容回报,这样的“善良”让人毛骨悚然

标签:
娱乐 |
在贾樟柯和王小帅的最新作品中,都能感觉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江湖儿女》里的老大被时代抛弃,《地久天长》里受尽苦楚的夫妻选择原谅,这两位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可能是因为年龄变化带来的心境不同,年轻时作品里那种尖锐的痛楚、对时代的愤怒现在都变得钝了,不能说这种变化是好或者是不好,它就是变化,当你20岁的时候和50岁的时候,看待世界的角度肯定是不同的。
值得肯定的是贾樟柯和王小帅的叙事能力都在新作中表现出提高,故事的节奏相对过去的作品都更加流畅,作品的故事性都比以前要强,尤其是《地久天长》,还始终保持着一种悬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初是怎么发生的,后来又怎么样了,这些问题可以说始终吊着观众的注意力。
《地久天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故事,但它发生在一对普通的夫妇身上。它里面含有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对于无法在时代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人的掠夺,这里面的掠夺表现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最恶毒的让人“无后”,虽然在孩子中间发生的事情是意外,但是耀军的儿子星星胆小,英明的儿子浩浩从来就愿意带着他去做些他不敢干的事,星星和浩浩的性格差异其实也来自两个家庭的父母截然不同的处世方式。
耀军和丽云就是一对没有什么大时代觉悟的老实人,干技术,老实巴交地过日子。英明和海燕不同,从他们家的发展轨迹能看出来他们总能摸准时代发展的潮流,成为成功者。讲究计划生育的时候海燕能公事公办,即使“好得像一家人一样”的好朋友怀孕了也照执行不误,后来还升了副主任,工厂不行了英明早早下海发财,海燕因为身体原因也内退了,儿子也成为了医生,一家人怎么看都是人生赢家。
但耀军和丽云却在这时代的洪流里连自己的小日子也过不好,怀了二胎被强行打掉,唯一的儿子星星因为浩浩死于意外,远去南方过着心如死灰的日子,领养了一个孩子又叛逆到离家出走。英明的妹妹和耀军偶尔一次婚外情怀了孕,耀军没有选择留下这个孩子,他和丽云之间脆弱到无法再承受任何变故的家庭,已经不能接受一个有一半血脉的孩子。
这样的两个家庭,导演选择海燕因为内疚而20多年痛苦最后患病死去,浩浩最后也向耀军夫妇说出自己对星星之死的责任,而耀军夫妇选择原谅。虽然英明一家有一些表现出来的痛苦,但是又看不出他们到底哪里痛苦,该发财发财,浩浩该结婚结婚,媳妇还顺利生下了孩子,完全没有看到犯了错的人,付出了哪些代价。他说他从那天起就感觉身体里长了一棵树,这棵树快要将他撑爆了,难道撑爆的表现就是当医生、结婚、生孩子?那谁不想被撑爆?
反正在英明一家人的身上看不到内疚的痛苦和代价,只有已经这样了,我们也很难过,那你说怎么办吧的一种自认为内疚吧。可能导演想说的是世事就是这么不公平,如果你是耀军丽云夫妇,你能怎么办呢?不能杀了浩浩,也不能杀了海燕,自己也生不出来了,只能等着老去,把这些痛苦来回嚼吧,嚼吧得自己也麻木了,也许就能原谅对方吧。
到最后,我们中国人面对自己受的最大的痛苦,只能选择用自己的善良去原谅别人,我怎么就觉得这么憋屈呢?
发现最近看的几个有关家庭的作品,最终的选择都是“善良”。
《都挺好》里的三兄妹,明玉受尽父母的不公平对待,成年以后对于自私到极点,不顾儿女死活的父亲,却也是要钱给钱,有事随传随到,因为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如果她记恨父母不管父母,那就叫不孝,就叫白眼狼,而且还是跟自己过不去,放不下过去,只有以德报怨才叫宽宏大量。
《芝麻胡同》里的严振声的家庭可太复杂了,两老婆,4个孩子,没有两个孩子是同父同母的,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长大了嫌弃他的资产阶级出身,要跟他断绝关系他就受着;被他从小救起在咸菜铺吃口饭的小黑子对他数次背叛,他也没有半点怨恨;大老婆出轨和别人生了孩子,奸夫带着孩子跑了老婆崩溃了,他还亲自上门去请奸夫回去……总之严振声干的“大气”的事情太多了,然后他说这叫善良,是德行。
总之,在中国当一个好人的代价,感觉相当大了。这种遇事善良的主张,让人毛骨悚然。
而且有点什么事,我们中国人特别爱说,别提了,别提了,都过去了。
出事以后的耀军和英明就是这么说的,“以后再也别跟孩子提这件事”。
特别想问问他们,为什么不提?不提就没有发生过了?
《地久天长》里的肇事者一家和遇事者一家,都不太像人,像是时代车轮里的螺丝钉,唯一最有人性的是英明的妹妹茉莉,不是她的责任,她却因为哥哥家的过错而怀有内疚,甚至在怀孕后愿意生下孩子给耀军夫妇抚养当作一种还债。不论方式是否合理,至少是有一个承担的态度。这样一个最有人性的角色,结局是去国离家,远离是非之地。说起来,导演的态度也挺明确的。没人性的人,自然是能过上好日子。不反抗的人,只能活活承受不公平。“善良”这把刃,太过锋利。虽然是地久天长,人生却是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