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保安弃家赎友》是选自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第八卷。而《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本著作并称为“三言”。这是一本白话文小说集,题材取自于生活,非常生动。
《吴保安弃家赎友》讲述了一位叫做吴保安的河北武阳人,他知道宰相郭震的侄儿郭仲翔是个豪侠尚气的人,于是在不熟识的情况下写信向郭仲翔毛遂自荐。郭仲翔认为吴保安与他素不相识,却很了解他,于是把他当做知己。在郭仲翔的推荐下,吴保安在李蒙手下谋得管记一职。谁知李蒙兵败自杀,郭仲翔当了俘虏,并被要求通知家里拿钱来赎。因为郭仲翔是宰相的侄子,被索要一千匹绢。郭仲翔托人带信给吴保安,希望他能转告叔叔郭震。谁知这时郭震已死,吴保安念于知己情深,倾其所有,筹得两百匹绢。为了救朋友,他抛下妻儿,惨淡经商十年之久,也才筹得七百匹绢。后来终于在姚州都督杨安居的资助下才筹得一千匹绢,最终把朋友郭仲翔赎回,并与妻儿团聚。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有多么重要,这实在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而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我想是患难见真情吧!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吴保安知恩图报,珍惜友谊,为救患难中的朋友,牺牲家庭,这种赤诚之心真的很令我感动!
我们可以看到,吴保安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张氏认为“巧媳妇煮不得无米粥”,并劝说他:“你如今力不从心,只索付之无奈了”。(《吴保安弃家赎友》)在这种情况下,吴保安并没有放弃救朋友的决心,他铭记郭仲翔当初的伯乐之情,感恩于他的提拔和赏识,并认为,他把性命托付给自己,所以决不能辜负知己的信赖,毅然决然地抛下了妻儿,出外筹钱。文中用一首诗来表达吴保安为救知己的决心,赤诚和艰难。“离家千里逐锥刀,只为相知意气饒。十载未偿蛮洞债,不知何日慰心交。”这十年间,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杨安居的帮助下救出朋友。在文中冯梦龙也用诗表达了对吴保安的敬畏之情:“频频握手未为亲,临难方知意气真。试看吴郭真义气,远非平日结交人”。
说到这里,我想到我们之前学过的“荀巨伯访友”,也是讲述朋友患难之交的故事,荀巨伯在危难之际,冒死保护朋友,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换取朋友的性命,着实让人感动。我真的很羡慕他们能有这样的朋友,真的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f8c280100f7ru.html
我同意以上车冕桢同学的观点,“为了突出朋友之情的重要,作者淡化了家庭之情”。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故事有些夸张,不符合常人的逻辑,可是我想说这是小说,也是具有传奇的色彩,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真实性,但是我想作者之所以这样描写,是为了烘托出吴保安的高尚,把友谊的伟大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突出了它的重要性,也让人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以及“三言”简介:http://book.sina.com.cn/compose/2009-07-17/1630258191.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