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奇妈育儿记 |
http://s9/mw690/621c137bte19d8c589898&690
奇奇四岁七个月摘完葡萄后小作,藤画得不好,和画蜡笔似的,下笔太快太重收不回来了,不过他有观察,知道葡萄没成熟和成熟后的颜色变化,大小,深浅变化,爱观察,是一个好的开始。
http://s6/mw690/621c137bte19d8dad8c75&690
我们这的青葡萄,别看小小的还挺甜的。
http://s11/mw690/621c137bt7cf6290004aa&690
某同学在观察葡萄,手机拍,台风天,光线不好。
捡了一些被台风吹歪倒的。观察台风天后的变化,原来风雨交加后的世界是这样的,许多植物经受了考验,依然野蛮生长……
http://s1/mw690/621c137bt7cf6290dbf30&690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起孩子学习美术兴趣班的事情。
我也想起自己和奇奇从发现到喜欢到现在特别的兴趣这一追逐的过程。
从发现他喜欢涂鸦,到略有形态,再到简单几笔,却也让人眼前一亮。奇奇大概经历了1年多的时间。
一开始是简单的乱涂乱画,在我看来,精心准备的画纸就这样被他胡乱一气,常常有暴殓天物的感觉。
和很多望子成龙的妈妈们一样,我也走过一段急功近利的时光。
奇奇虽然特别爱涂鸦,和同龄的几个孩子比起来,也确实模仿和发挥想象的内容更丰富了些。
于是我想,是该给孩子寻找好的导师了。
那时奇还达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于是我着手开始兴趣班的选择。
虽然在给他胎教之前,就对七田真的告诫讳莫如深,但是在面对孩子的画所给我带来的虚荣面前,我曾经迷失。
七田真的意思,大概是7岁前,尽量不要让孩子依样画葫芦,让孩子自由的涂鸦,切莫拿着东西让孩子照本宣科的去临摹模仿,以后孩子画的东西基本就局限在所画过的东西的样子里了。
在这点上,一开始我病急乱投医的给奇找的画室就是这样的结果。
画室的老师教画鸭子,是一个小圆圈加一个大圆圈。按照奇以前的画法,必定不是这样2个圆圈加起来了事,也许他是一个之字形,也有其他的几笔代替,但断不会是一种动物一种画法。然而,这样的画法影响了奇奇整整一个季度。我发现他的画从之前的非常有想象力,配色非常丰富,到现今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感觉这不应该是孩子要的。
他是孩子,他还只是孩子,他要的,应该是自由。
中国填鸭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对于他而言,真正自由和无忧无虑的,或许就只有这6年。
看着简简单单的自由,或许对他的人生来说,至关重要!
自由可以给孩子想象,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的内心,对这个外面的世界有自己的解读。我们还没来得及看懂他的内心,就急于强加给他自己的理解。
真理,并不存在于我们,他们也有他们最纯真的解读。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
我问自己,为什么让孩子学画画?
因为我希望他通过画画抒发他的内心世界,我能有更好的和他交流的方式。希望这是他解读世界,释放自己,自由想象的宝贵方式。
我不应该打搅。
是的。
更不应该因为他特别喜欢,就浅薄的以为他之后可以凭借这样有个一技之长,甚至有专业发展。
这样的定义都下得太早。可怕的是,孩子还这么小就给他下定义,去分类。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他在其他领域的表现,忽略他其他方面的发展。回想自己,如果这么小就被大人下定义,我以后也就指望你发展美术了,还不能自由自在的画自己喜欢的方向,还得老师画一笔我跟着认定这是就是那东西,该是多么的失望和绝望!
人一旦有了功利心,随即而来的判断和想法就特别浅薄。特别希望这样的一点点的优势受到别人的肯定。
殊不知,这非但未必是优势,别人几句赞美都远不及孩子的幸福和快乐最重要。
我们的孩子也绝不是为了去被炫耀而生。
而因为这样浅薄和虚荣,或许会耽误孩子一生。
因为你为了虚荣,为了自我定义去定义孩子,孩子以后一定是随着你的方向去走。
突然想想,这不是画画,不是真正的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的真正意义应该是 :让孩子内心感到欢愉和自由,身体健康固然重要,内心的健康成长也很重要,不是么?
心境平和,完全的出世是不可能的,但让自己心境平衡,只有这样的宁静,才能像波澜不惊的湖面,镜子一样的映照出自己内心最本初的盼望:寻找最合适的方式,让孩子野蛮生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