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0-09-13 15:34: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四年级上册 |
四年级(2)班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喜欢看课外书的有65%左右,这对培养语文阅读习惯、语文学习情趣是很重要的。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有一个孩子写字的速度相当慢,有三个孩子读书较困难,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积累,感到没东西可写,写作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只会简单的叙述事情的经过,感觉只有筋骨没有血肉,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期初,我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直接影响到他不会去倾听别人的发言,便不能很好地分析别人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
(2)在阅读方面,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读,体现了课程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同时,加强了默读的训练。课程标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学习默读”,中年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3)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为此,这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增至14篇,就是为了加强略读能力的训练。
(5)再从习作来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这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的。
四、整册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通过每单元两次课堂小练笔,一周一次周记,班级作文接力等形式。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后进生,稳步推进优生工作。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早读、中午的时间合理安排内容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辅导。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牢固情况全面登记,每天清查,及时补救。
6、推荐学生大量读课外书,每月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
六、“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必要时适当地降低作业要求。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5、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七、教学进度:
|
周次 |
时 间 |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
备 |
|
1 |
2010、8、30—— 2010、9、5 |
(准备周) 开学注册 始业教育(2)《观潮》(2) |
|
|
2 |
9、6—— 9、12 |
《雅鲁藏布大峡谷》(2) 《鸟的天堂》(2) 《火烧云》(2)机动(1) |
|
|
3 |
9、13—— 9、19 |
《语文园地一》(4) 《古诗两首 》(2)机动(1) |
|
|
4 |
9、20—— 9、26 |
《爬山虎的脚》(2) 《蟋蟀的住宅 》(2)机动(1) |
中秋放假一天 |
|
5 |
9、27—— 10.3 |
《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2) 语文园地二(4) 机动(1) |
|
|
6 |
10、4—— 10、10 |
国庆放假 <巨人的花园》(2) |
国庆放假三天 |
|
7 |
10、11—— 10、17 |
《幸福是什么》(2)
《小木偶的故事》2机动(1) |
|
|
8 |
10、18—— 10、24 |
《语文园地三》(4) 机动(2) 《白鹅》(1) |
|
|
9 |
10、25—— 10、31 |
《白鹅》(1) 《白公鹅》(2) 《猫》(2) 机动(2) |
|
|
10 |
11、1—— 11、7 |
《母鸡 》 (2) 《语文园地四》(4) 机动(1) |
|
|
11 |
11、8—— 11、14 |
《长城》(2) 《 颐和园》(2) 《秦兵马俑 》 (2) 机动(1) |
|
|
12 |
11、15—— 11、21 |
《语文园地五》(4) 古诗两首(2) 机动(1) |
|
|
13 |
11、22—— 11、28 |
《搭石》(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 《卡罗纳》(2)机动(1) |
|
|
14 |
11、29—— 12、5 |
《给予是快乐的》(2) 《语文园地六》(4) 机动(1) |
|
|
15 |
12、6—— 12、12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乌塔 》(2)机动(1) |
|
|
16 |
12、13—— 12、19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2) 《语文园地七》(4) 机动(1) |
|
|
17 |
12、20—— 12、26 |
《呼风唤雨的世纪》(2) 《 电脑住宅》(2) 飞向蓝天的恐龙(2)机动(1) |
|
|
18 |
12、27—— 1、2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2) 《语文园地八》(4)机动(1) |
|
|
19 |
1、3—— 1、9 |
期末复习 |
|
|
20 |
1、10—— 1、16 |
期末复习 |
|
|
21 |
1、17—— 1、23 |
期末达标检测 |
|
|
|
1、20 ——1、26 |
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