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包穴~化阴消积之穴。善治泌尿生殖系疾病,治腰脚包块,脂肪瘤,子宫肌瘤。

分类: 养生 |
阴包穴——足厥阴肝经第9穴。
别名:阴胞。
【阴包穴释义】
阴,水也,阴阳之阴,此处指足三阴经及下腹部。
包,包罗,包裹,联系,又通胞。
此穴在大腿内侧,腘横纹内侧端曲泉穴直上4寸,当股内侧肌与缝匠肌之间凹陷中,犹如阴部之虚大有容之处,为足厥阴肝经潜行于双腿内侧,治腰尻引小腹痛、遗尿、失精、小便难诸病之涉及脬者。在女子则治月经不调及有关子宫精室者,故称之阴包。
本穴之前为曲泉,木中之水,经气运行至此,而为阴包,阴精包裹其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cicRhshgAPictCeibALm0twBOo26RmibJeu2uDJBIJ0vNazqpresWJYk7fm4vgbaWAXjICIBJpjITRDXDEDmErqoA/640?wx_fmt=jpeg&wxfrom=13&tp=wxpic【阴包穴定位】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取法:大腿内侧,膝盖内侧上端的骨性标志,直上6横指处即是。
【阴包穴功能】
调经止痛,利尿通淋,通调下焦。
【阴包穴主治】
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遗尿,癃闭,
月经不调,
两股生疮,腹痛,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现代又用阴包穴治疗:痛经,尿失禁,腰骶神经痛,遗溺,尿闭,盆腔炎,腰腿痛,骶髂关节炎,腰肌劳损,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阴包穴治疗方法】
1,针刺疗法:直刺0.8~1.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周围放散。
2,艾灸疗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3,按摩疗法:用拇指指腹轻揉阴包穴,可增强生殖器官的功能,也可预防女性乳腺疾病。
【临床常见配伍】
1、配至阴穴、阴陵泉穴、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小便不利。
2、配气海穴、中极穴、肾俞穴治遗尿。
3、配关元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4、配关元穴、肾俞穴治气虚不固之遗尿。
5、配箕门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临证拾遗】
自从搓热阴包穴后,小便无比顺畅。
【经论感悟】
《针灸甲乙经》:腰痛,少腹痛,阴包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尻引中腹痛,遗溺不禁。
《针灸聚英》:主腰尻引小腹痛,小便难,遗尿,妇人月水不调。
《肘后歌》: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
《点穴神书》:阴包穴,阴者,水也,包者尿脬的脬,意即膀胱生殖泌尿之场所,故此穴善治,小腹水胀,遗尿,失精,小便困难。
而阴包穴
拍打热它,可以温阳化气。针刺通它可以疏肝解郁,他又在肝经之上,专门调达气机,生发春意,消融包块,去除积郁。
上半身胸胁的包块,选择脾经的大包穴,
下半身腰脚的包块,选择肝经的阴包穴。
一膝盖上长个包,行动不利的患者,拍打阴包穴后,包消肿平,恢复行走的能力。
一脂肪瘤的患者。腰部,大腿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瘤结,拍打阴包穴后,瘤散结去。
【现代研究】
针刺阴包穴,进针三寸,提插捻转,强刺激,治疗癔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