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讨前列腺疾病及其相关问题

(2012-06-07 15:58: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性科学

探讨前列腺疾病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周建民

 

  前列腺及其相关组织的病变,一直是专业医师们研究的热点,它是男科专业中发病率最高、涉及临床学科 领域最多的疾病。然而,尽管作了诸多的努力,但此类问题并未得到确切解决,甚至在理论与实践中产生了新的误区。现就此问题加以探讨,希望同道予以指正。

 

  无菌性前列腺炎与细菌性前列腺炎

  据相关文献报道,慢性前列腺炎中无菌者占80%以上,其余部分病例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感染。

  不过,从理论与实验室得出的结论固然有其科学性,但这种事关重要的有无细菌的划分,在任何一级的医院中,都是很难做到的。第一,通常在采取前列腺液(EPS)作镜检、细菌培养时,往往会受到取材环境、龟头、尿道口及尿道内细菌的污染,故在临床诊断中尚不可截然断定其细菌是否真的感染。第二,普通细菌性检查之于前列腺炎的诊断固然重要,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洁性生活的明显增多,淋球菌等性传播性微生物所致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率显著增加,在没有淋球菌培养基的前提下,普通细菌学检查无法诊断该病。第三,普通细菌学检查对于前列腺结核菌感染亦无法诊断。第四,如前所述,婚外性行为的增多,支原体、衣原体乃至疱疹病毒侵入前列腺及精囊等相关组织,亦可造成前列腺感染。尽管衣、支原体和病毒作为特异性病原体与细菌感染不可同而语,但从前列腺炎按有无细菌(严格说应是有无致病微生物)分类并是否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来说,其于淋球菌、支一衣原体、结核菌等特异性病原体更是有重要的意义。

 

  慢性前列腺炎与慢性前列腺综合征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起病缓慢、症状复杂,并且涉及到泌尿科、男科、性医学科、神经一内分泌科和生殖学科诸领域,临床表现既有局部改变,亦有全身表现,如会阴部位的疼痛、尿路刺激症状、生殖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即属此类。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潜意识的影响,加之病者的心理特质诸因素,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出现神经一心理改变,如焦虑、烦躁、失眠、易激惹或抑郁、自卑、恐惧等,严重者有自杀倾向。从性心理学角度来看,其性障碍症如勃起障碍、射精障碍等亦可归属于性心理功能改变所致。

  由此可见,对于有典型神经一心理功能改变的慢性前列腺炎者,似应将其纳入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之中,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我们认为,对此在今后的医学教科书应有所体现,并且在治疗上应着眼于心与身两方面,必要时可提供性治疗学帮助。

 

  前列腺结石与结石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结石通常指前列腺腺泡或导管内结石形成,无合并感染时,多无症状;而结石较大、较多伴有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血精和下尿路刺激症状,此即结石性前列腺炎。二者在临床上多难以严格区别,后者多阶段性发作,而在非发作期查EPS,则其化验指标均正常,偶见淀粉(结石)样小体。传统文献中前列腺结石记述较少,且大多语焉不详。随着超声技术的逐渐普及和泌尿一男科的逐渐建立,对本病的研究得以深入。

  目前有关前列腺结石的文献记述均认为该病的发生年龄在50。70岁左右,且发病率低下。其实,我们近年对年龄在30~50岁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史在一年以上)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结石阳性率约占18%左右,还不包括EPS中检出结石样小体的泥沙样结石性前列腺炎患者。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反复发作的前列腺炎患者,无论其临床症状如何,均应行影像学的细菌学检查。此外,我们还认为前列腺结石与长期禁欲有关,故临床应加强性健康教育,破除前列腺炎应禁欲的传统错误观。

 

  前列腺痛与阴部神经痛综合征

  经典男科学、性医学和泌尿科学无一例外地将前列腺痛归入前列腺炎之中,认为该病是无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类型。按传统文献所述,前列腺痛表现为会阴区、肛周、大腿内侧、少腹及阴囊内容物放射性疼痛。近年我们据阴部神经分布规律、阴部神经痛发生的部位等因素考虑,认为所谓前列腺痛只是阴部神经痛综合征的一部分,临床以各组织器官所属神经和经络,分为睾丸神经痛、附睾一精索神经痛、前列腺神经痛综合征等。自2001年7月以来,我院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资助,开展了对本综合症的系统研究,取曲骨、中极、关元等穴以长针强刺激之,配以搜剔厥阴、畅达宗筋的中药治本病获得了殊效。

 

  慢性前列腺炎与性神经症

  性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中一种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前列腺病及相关性器官的病变,如睾丸炎、附睾炎、性传播疾病或肾精亏虚、阳痿早泄诸男科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补‘肾壮阳类方药无效,或医源性如医护人员的语言、肢体语言等表达不当的影响,使之出现阴部不适、坠胀、灼热、瘙痒,尿道和生殖器官皮肤蚁行感,头昏、乏力、腰痛、勃起障碍、健忘失眠等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临床研究表明,性神经症包括肾神经症(肾虚、腰痛无力)、前列腺神经症(会阴区坠胀不适、射精不适)、睾丸一附睾神经症(阴囊内容物坠胀不适)、阴茎神经症(阴茎疲软、麻木、尿道灼热、龟头冷感等)。此类病症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发现或仅有轻度病理改变,部分病例EPS有炎性改变,但此类性神经症并不随前列腺炎的好转而缓解。

  性神经症既不载于心理学文献,也不详于现代男科学,而中医文献多有类证论述,如百合病、肝郁阳痿等。问题不在于哪个学科记述它,而在于男科门诊中的大量求诊、咨询者无处求助。他们多被医生率以“前列腺炎”,或“阳痿”、“。肾虚”、“神经症”打发掉,最终使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文章来自《中国性科学》杂志http://www.zgxkx.org/sexjk/xx/201107/79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