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宅精细化设计系列26——对可变式中小套型设计的新尝试

(2012-08-01 15:57:28)
标签:

套型设计

中小套型设计

套型灵活性

分类: 住宅设计

作者:周燕珉、王世伟

原文收录于《住宅精细化设计》

注:原文成稿于2007年,文中数据取自当时资料,或与现在不符


http://s12/middle/6218cf57t7a37f6fc541b&690

 

 

    我国的住宅市场目前面临着结构性的供求关系矛盾,主要表现在面向中等以下收入水平人群的住宅供给不足,缺乏合理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中小套型设计。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进行了可变式中小套型设计的尝试。其基本思路是,设计出可分可合、能够实现多种组合方式的套型,以灵活多变的组合适应不同家庭结构以及同一家庭在人生不同阶段对住宅的不同需求。在具体做法上,常采用短外廊交通方式,通过联系廊中入户门位置的改变,实现套型的多样组合。

 

一、问题的提出

 

1.住宅市场存在结构性供求矛盾

   

    我国的住宅市场目前面临着结构性的供求关系矛盾。一方面是商品房存在着1.2亿㎡的空置量,另一方面是仍然有156万户居民属于缺房户,同时有1.5亿㎡的危旧房屋急需更新改造。国家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表明,有的城市经济适用住房供求比达1:8.而某市有空置商品住宅160多万㎡。其中有56%的空置住宅是150㎡以上的大套型。大量的“有房无人住”和“有人缺房住”现象的并存,突出地表明了这样的现实:面向高收入阶层的高档商品房出现过剩,而面向中低收入阶层、适应这一群体的需求和收入水乎的商品房供给不足。针对这种情况,200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3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高档房地产项目的上马。国家有关部门也提出了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全面提高住宅质量;提供有效供给,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的指导思想。

   

    从建筑师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除了开发商从经济利益上考虑,对于顾客群体定位上的偏颇之外,缺乏合理的、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的中小套型设计,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迄今为止,我国的商品住宅开发更多地是把高收入阶层作为顾客群体,在设计上片面追求奢华和大套型,而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需求缺乏重视和研究。大套型的设计对建筑师来说好作,容易出彩。但为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设计,适应他们支付能力和居住需求的住房,是通过实现“居者有其屋”来达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建筑师所应当具备的人文关怀。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组合或拆分的套型,就可以使开发商在销售其产品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也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住宅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

 

2.对长寿命适应性住宅设计的新探索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支出承受能力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家庭结构和人口构成随着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使住宅在其物理寿命内灵活地适应居住者需求的变化,是当前住宅设计领域正在探索的一个新课题,这也是我们提出可变式套型设计的一个基本动机。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我们在进行可变式套型设计时主要有以下两点基本思路。

   

    一是要能够适应居民由于家庭结构等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变化。譬如对于购房时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由于经济实力所限,所能购买的房屋一般为中小套型,但随着个人事业的进步以及家庭人口的增加(后代的出生、将老人接来赡养等),很快就有了加大居住空间的需要,经济上的支付能力也相应增加。经过一个时期以后,由于老人相继故去和子女的独立,家庭居住人口又会减少。如果我们在设计上能够赋予套型以充分的可变性,那么住户就可以根据需要比较灵活地对其居住空间进行调整,如需要扩大时可以购入邻近空间进行合并,在希望缩小时又可以分隔出部分空间出售或出租出去。

   

    二是要能够适应家庭养老的需要。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已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4+2+1”型家庭结构模式逐渐形成。而社会养老也存在养老设施发展不完善、承担比例有限等问题,所以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但居家养老模式对住宅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如老人与子女之间既要方便相互照顾又需要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老人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起居习惯及作息时间与年轻人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方便各自的个性生活,又适应老人的特殊要求,需要住宅空间和住宅内的设备设施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满足这些潜在的需求,是我们希望通过可变式的套型设计加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尝试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对可变式套型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介绍如下。

 

1.设计概念

 

    设计立足中小套型,采用短外廊交通方式,将各户串接起来。随着家庭结构和经济能力的改变,通过联系廊中入户门的变位,实现套型的自由组合(见图1)。

 

2.套型基本形式

   

    住宅每单元为一梯六户,由2套二室户和4套一室户组成,二室户建筑面积为82㎡(不含阳台,以下同),3.9m开间,起居室与餐厅合为一厅,空间紧凑,面积适中,适合核心家庭居住。

   

    一室户为3.6m(开间)×7.5m(进深),建筑面积32㎡,全部向南,有配套的厨房卫生间,适合一对老人或者单身老人以及单身青年或者新婚夫妇居住,其特点是在最小的空间内实现居家生活的所有基本功能。

   

    设计中为了节地减小单元总面宽,特意将厨房设计在套型中部,在入户处设计了一个开敞穿过式的操作空间,考虑到中国烹饪有油烟的特点,用透明推拉玻璃门与起居会客空间隔开,并在北侧设窗,通过外廊保持厨房的自然通风(见图2)。厨房门平时开敞,方便行走,使用时拉上推拉门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厨房。这样提高了空间使用率,也使一室户的面积更加紧凑。而且当住户为老人与核心户共用厨房时,小套型厨房还可以改造成储藏或者书房等空间。

 

http://s2/middle/6218cf57tc63091835f91&690


3.套型组合方式

   

    各单元通过联系廊中入户门位置的改变(见图3),可以组合出7种套型,适应十余种居住模式,二室户、三室户、一室户、四室户的比例可以任意调整。基本上满足各种家庭结构和个性生活的需求。

 

1)组合一

   

    二室户加上2个一室户组成大套型A( A1+A2+A3),建筑面积为153 ㎡,入户门在联系廊的最外端,内含3个户门,适合典型的4+2+1的家庭模式,老少三代七口共享天伦之乐(见图4a)。一室户作为老人间各自有独立的总门、厨房、卫生间及南向封闭阳台,可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要,老人可以独立起居生活,不受其他人作息时间的干扰。由于和子女住房相邻,既分又合,方便联系及互相照应,同时又能保证个人的隐私和维持独自的生活习惯。联系廊作为家庭公共交往空间,可以作为放置孩子作品等功能空间,还可以放置轮椅等物品。此套型也适合中年夫妇+新婚子女+一对老人等其他居住模式。当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只有一对老人与子女合住时可出租A3,两对老人都不在一起住时可将A2和A3都出租,或将A2和A3合并成二室户出租,实现投资效益。

 

http://s10/middle/6218cf57t7a38002c98e9&690

 

2)组合二

   

    二室户加上一个一室户组成套型C (C1+C2),入户门在联系廊的中部,建筑面积为116.79 ㎡,一个一室户(套型B)被甩出,作为过渡性质的公寓住宅出售给单身白领或者新婚创业夫妇,抑或作为老人公寓出售给单身老人或一对老人(见图4b)。

   

3)组合三

   

    二室户(套型A)作为标准套型出售,一室户(套型B)作为青年公寓或者老年公寓出售(见图4c)。公寓与标准套型通过联系廊联系起来,这种混住方式增加了老年人和中青年及孩子间的联系,邻里可以相互照应协助,加强了社会人文关怀和邻里关系(见图4c)。

   

4)组合四

   

    在必要的情况下,两个一室户也可以中间打通,组合成一个二室户(套型D),建筑面积为61.55 ㎡,此套型对于年轻夫妇和要求起卧分开的老人夫妇来讲很实用,靠走廊侧的小房间可作为主卧室的附属部分,当作书房或工作间等(见图4d、图5)。

 

http://s1/middle/6218cf57tc62fb9a9f710&690

   

    除了以上4种基本组合外,还可以在一个总户门内构成以下几种居住模式:如将套型C一室户改造成主卧变为三室户,再加上一个一室户(组合五),收购邻居一个一室户组成三居室加上两个一居室(组合六),以及二室户加上一个一室户再加上由两个一室户组合而成的两室户(组合七)。

 

4.为老年住户作的设计

   

    由于套型设计中考虑了老年人居住的情况,在一些关键部位如公共交通,房间中的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处做了许多细致的处理,以适合老人由健康到体弱到卧床等不同时期的各种特殊要求。

 

    (1)采用可放入担架的电梯,首层入口设坡道;多处空间满足轮椅回转的要求(见图6圆形色块代表为轮椅旋转一周设计的空间,方形色块代表残疾人坡道)。

   

    (2)老人间的厨房和卫生间预设、预埋安装构件,以利增设扶手、吊轨等专用设备,卫生间的墙体可以打开,适应老人坐轮椅、卧床时的使用要求。

   

    (3)老人间阳台设计了斜顶凸窗,保证冬季最大限度的日照采光;同时设置宽窗台,以利放置花盆;外挑扁型扶手,能降低老人的恐高感,也可用来晾晒衣被(见图7)。

 

http://s8/middle/6218cf57tc62fc6c9a1e7&690

   

    (4)设计将屋顶层中间两个一室户打通作为阳光活动室,为居住者特别是老人,提供聊天交流,读书看报,健身娱乐的活动空间(见图8)。

 

http://s2/middle/6218cf57t7a37fda87621&690

   

    此外该设计中还对居住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考虑并尝试做了一些细致的处理,如节能、遮阳、储藏,管道、空调外机的放置位置,立面处理及老年人专用厨卫的特殊设计等,限于本文篇幅,将另择文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