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放手,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放手意味着相信学生,意味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意味着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发现与肯定。
今天听的一节关于苏轼的文章《记成天寺夜游》,文章讲的是苏轼在流放后的一种超然的心态,一种脱俗的心境,是一篇文笔清新、意境优美的文章。如果是按照惯例教师应该从对作者、文章背景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划分段落,这样做的话,势必会将优美的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从而失去了文章的美感。但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大胆放手给学生,首先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这个阅读时间大概坚持了10分钟,学生细读完文章后,教师没有自己去讲解,而是让学生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或者是直接回答,一个个的发现问题的学生走上了讲台,将自己迷惑的内容提出了,而其他同学如果知道怎么回答就直接回答,不需要举手,如果对这个同学的回答不满意,其他同学则可以自由的补充,而教师只是在那里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的课堂看似失去了控制,学生在那里即兴发言,即兴回答,但其效果确实出乎寻常的令人满意。
分析这样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习,完全能够互助学习,教师其实也只是扮演了一个指导者的身份,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我相信,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必将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才是我们教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当然这堂课也有其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些问题学生一时可能回答不出来,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去回答,而应该把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经过讨论后回答的问题如果还不够完善的话,这时教师再做适当的颠簸或者是补充,这样才会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相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相信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有相信,才能做到更好的放手,只有相信,才能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感悟到知识学习的快乐,才能让孩子们充满阳光的生活和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