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厉害妈妈之比惩罚更深刻的奖励

(2014-03-09 17:35:04)
标签:

厉害妈妈

早期教育

惩罚

奖励

育儿

分类: 小锟玩转北京
厉害妈妈之比惩罚更深刻的奖励

最近读了很多育儿的小故事,想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不断的在了解和懂得我们所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对于我家小儿的早期教育我一直觉得有点棘手。到底该如何入手呢,因此求助于各种高手和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近日就读到这样的一个故事,用这个小故事对照自己,我觉得自己就是人家故事中反面教材的麻麻。我想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看看这个故事就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孩子放学后就在客厅里玩篮球,结果篮球撞碎了摆在桌子上的花瓶,要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花瓶,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古董花瓶。孩子很紧张,赶紧用胶水把花瓶粘起来。当天母亲回来后,看到花瓶就问孩子,是不是孩子打碎了花瓶。孩子摇摇头说因为一直小猫从窗外跳进来结果打碎了花瓶。

 

母亲当然知道孩子在说谎,但是她并没有马上批评他。在睡觉前她把孩子叫到自己的身边,对孩子说由于母亲自己的错误,没有把窗户关好。此时母亲又拿出一盒巧克力,对孩子又说道,“孩子把这块巧克力奖励给你,因为你有神奇的想象力可以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将来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侦探小说家。”接着母亲拿出第二块巧克力对孩子说,虽然你用胶水去黏花瓶,但是弄的几乎完美,这需要很专业的技师,明天我们一起去找那些艺术家,看看能否修复的更加完美。

 

看到这里,我非常佩服这个妈妈的智慧和方法。后来这个母亲又拿出一块巧克力,对着孩子说,她不应该把花瓶放到那么容易弄碎的地方,所以向孩子道歉。此时孩子已经不知道回答什么,只是低声说道妈妈我也有错。自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说谎,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有着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很多时候大家都在说,我家孩子怎么样,我家孩子脾气不好,我的孩子比较淘气,就像故事最终评论的一样,好像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问题小孩。

 

如果这些问题反过来,把主语换成我们父母自己呢,试想会是怎么的结果,我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发很大的脾气,我们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吵架,我们不应该让孩子觉得害怕我,等等等等,如果把问题不再单纯的归咎于孩子,把我们本身的问题也考虑在内,或许就会发现,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很容易的解决。

 

这个小故事虽然讲述了一个日常非常常见的例子,但是很多父母一定不是像故事中的这位妈妈一样处理的。包括我在内,孩子犯错误我也只会从孩子身上找问题,从这个故事中让我觉得,以后不能事事都归结于孩子的问题,要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最厉害的妈妈不是言词举止的厉害,而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厉害。从这个故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可以让我自己以后都按照这几点去做,同时也可以给其他父母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问题小孩”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孩子;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聊天中总会说到我家孩子怎么样,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以后我不会这么去说,因为孩子的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使孩子有一些问题,我们作为家长的也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和孩子一起解决。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职责,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会奖励比严厉的惩罚更厉害;

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们更多都是惩罚,这种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就这个故事中的例子,很明显这种奖励比惩罚孩子来的更加的管用,这种方法显然胜过于惩罚。如果只是单纯的处罚孩子,虽然之后也会安慰。但是孩子的心里接受的印象是父母的惩罚,以后遇到问题他知道一定会受到惩罚,出于害怕或者恐惧,于是就会想办法避免惩罚,这种办法往往都是我们不愿意看见的。

 

第三:面对孩子的错误,先控制好我们自己的脾气和情绪;

每当孩子犯错误时,不知道其他父母,我自己就会很生气,反馈给孩子的情绪也不好。总之没有像故事中的妈妈那样,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这一点确实应该批评自己,孩子本来就很紧张了,我们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感觉,他们在这种害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大的心里压力,试着换个角度从孩子出发,想想自己真的很过分。育儿是条艰辛和需要充满智慧的路,需要不断地改进才能走好这条路。

 

第四:孩子犯错误时,从错误中找到可以表扬的闪光点;

这个小故事并没有惩罚的感觉,相反的,一直在从孩子的错误中找到可以表扬的地方,即使打碎花瓶也可以看出孩子的想象力那么丰富,他可以黏好花瓶。这些错误没有成为惩罚的主题,它们反而成为妈妈表扬的地方。或许很多父母认为一定的惩罚还是需要的,但是这种惩罚在我看来要适可而止,甚至可以放弃惩罚。之前也读过很多故事,这些故事的主题都好在赞扬而不是惩罚,同时也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这个小故事或许没有很多人所说的那些大道理,但是却足以启发我们很多。至少让我看到了一个妈妈的不同方法,就算读着这个故事也会觉得这个妈妈非常厉害,比我们平日里的方法要来的更加的智慧。我想以后的育儿道路上,我会试着用这种方法,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是绝对唯一的。教育孩子方法永远都不可能只是唯一的,不过多种方法一起并用不是更丰富,我们的教育之路也会走的更加的顺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