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交流营第四辑: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的自由

(2014-02-10 23:26:39)
分类: 演讲交流营

演讲交流营第四辑


话题: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的自由

时间:2012121日   地点:图书馆205

参加人员:LJ、LMB、ZX、XJX、WL

整理:大家

 

大家最近思考的问题:

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的自由?

信的来源?

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是有边界的。理性之外属于“神”的世界。康德给信仰留了空间。从个人角度讲,大部分走近信仰的是生活中遇到极端的事件,对生活丧失控制感,跨越了原有的边界,问题变得非常迫切。)

经历是不能替代的,这些东西没有冲进自己的生命中。 

 

ZX

为什么要保持心灵的自由?

忙什么?工作、学习、社团。

为什么?维持生计;兴趣、必须。

是否一定要忙碌?取决于自我的意识。

忙碌要看忙碌的方面——想要的和必须的。兴趣的话已经是享受、是自由了;不相符的话,有四点:

1)效率。有的人虽很忙,但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2)与人交流。分享压力。

3)考虑偶尔慢下来。寻找某些可以慢下来的时刻。

4)沉淀。睡前考虑用几分钟沉淀。考虑经验与不足。

问:最忙的时候?

高三。但是心态很积极,没有感觉到不自由。

问:什么时候不忙,而心灵不自由?

大学,不知该如何度过,心灵上并不十分自由。最近几年:复苏。学术做好,会开心,会有影响。心累:随时间。

    支教,为他们担心,想去改变,但没有实现。会有累的感觉。

 

LJ

想把自由换成安静。

忙是什么?忙造成了什么?怎样不忙?

 

    上大学时开始感觉到忙碌。大学前还是悠闲的,内心是安静、自由的。以前能掌握,大学时挑战更多,需要一直拔高。在这状态中感觉时间不够,一直在催着成长。有一种时间的压迫感,所以感到忙碌。

外表与内心。自我的缺位。有的人看着很忙但不是真的很忙。这个话题的前提是能够在忙碌中保持自由。忙不是很快,而是自己把握不住,是一种心灵的负重,常为未来担心,心不在这一刻。

可以选择不忙碌。权衡标准:是否是自自己需要承担的?是否愿意?是的话愿意忙。愿意放弃一时的心灵自由。

大部分感到忙,感到被绑架。经验分享:

   1)时间规划。按重要、紧急程度去给事情排序,让内心变得有秩序,对时间有一个把握感。

   2)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一件固定的事情,并坚持。人需要一段什么都不做的时间。要有意识地开辟这样的空间。

   3)专注。专注于当下。

    想到大学时将忙碌归纳为能力不够,要有意识地提高能力,让自己成长。

    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一时纵容了欲望会导致以后更忙。

    休息。身体上的休息。身体是保证,是基础。

    和忙碌相处。态度——不担忧。

总结:忙分两种——碌碌无为;知道自己为什么忙。

问:欲望指的是什么?

逃避、纵容,这时有各种不安感。自欺。

问: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

一个时间做一件事。忙是心灵上放了很多事,感觉时间不够。为当下找到最该做的。专注。合理的时间安排。

 

XJX

忙中不安的心态牵制压抑。在忙碌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明白忙碌的价值,那样意义感成就感可以补偿紧迫。

    如果对所忙之事无兴趣,把它当做一种锻炼:时间规划。

    任何忙碌都要有个度。

一个时间只专注面对一件事。

想到了就要立刻去做,不要停留在想的层面,夸大难度,心累。

三个时期:高考、考研、论文开题。高考:无时间考虑心灵的自由,环境也很单纯;考研:看喜欢的课外书,听歌,不把时间填满;开题:忍耐。

找放松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WL

忙碌和心灵的自由是否矛盾?

来北大之前都不忙,来之后才有的。来之后,心有所追求,但是又不知道追求什么,在追求的东西中没有本末,没有取舍。以前没有关注的东西,所以不忙。

要有心,有所关注。什么是心?既有内观的功能,又能看到外境,达到内外交融的状态。

心要自立,自我依凭。能和外界融合,无论外界如何,都不会影响到心灵。心的门要能够打开。自由是心跟境的交融。心能够时时关照外界的变化。心能转境,非境转心。

少去做无意义的事情。

知道本末,知道止于何处。

出了问题,要寻找外界(老师、朋友)的帮助。

需要去读经典。不能全盘照抄,需要实践、体会,然后取舍。仅靠内心判断不够。

碰到困境。有段时间焦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看到特别有力量,想到焦虑什么,有什么放不下。思考话语中的语境。

还有力行。朋友困境,寻找帮助,反观内心。

考虑轻重和次第,有时会考虑是否有益于真正的成长,并不是做的事情都为了成长,如何取舍。

 

LMB

为外物所依,而有忙碌的心。忙碌的心找忙碌的事。

要善于识别和觉察内在的状态,

 外在的权利,内在的标准

 三点感受:

1)不要让自己太忙,不被外在的标准所限。

2) 给自己独处的时间:与自我对话,理解自己,安慰自己,与信仰对话,与伟大的力量相对话。

3) 过渡出现混乱,有耐心,忍耐适度的混乱与无序。

寻求他人与自己的相遇,获得力量与解放。

问:他人对我很重要,怎么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而依从自己的 内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