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交流营第四辑: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的自由
(2014-02-10 23:26:39)| 分类: 演讲交流营 |
演讲交流营第四辑
✲话题: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的自由
✲时间:2012年12月1日
✲参加人员:LJ、LMB、ZX、XJX、WL
✲整理:大家
大家最近思考的问题:
如何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的自由?
信的来源?
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是有边界的。理性之外属于“神”的世界。康德给信仰留了空间。从个人角度讲,大部分走近信仰的是生活中遇到极端的事件,对生活丧失控制感,跨越了原有的边界,问题变得非常迫切。)
经历是不能替代的,这些东西没有冲进自己的生命中。
ஐZX
为什么要保持心灵的自由?
忙什么?工作、学习、社团。
为什么?维持生计;兴趣、必须。
是否一定要忙碌?取决于自我的意识。
忙碌要看忙碌的方面——想要的和必须的。兴趣的话已经是享受、是自由了;不相符的话,有四点:
(1)效率。有的人虽很忙,但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2)与人交流。分享压力。
(3)考虑偶尔慢下来。寻找某些可以慢下来的时刻。
(4)沉淀。睡前考虑用几分钟沉淀。考虑经验与不足。
问:最忙的时候?
高三。但是心态很积极,没有感觉到不自由。
问:什么时候不忙,而心灵不自由?
大学,不知该如何度过,心灵上并不十分自由。最近几年:复苏。学术做好,会开心,会有影响。心累:随时间。
ஐLJ
想把自由换成安静。
忙是什么?忙造成了什么?怎样不忙?
外表与内心。自我的缺位。有的人看着很忙但不是真的很忙。这个话题的前提是能够在忙碌中保持自由。忙不是很快,而是自己把握不住,是一种心灵的负重,常为未来担心,心不在这一刻。
可以选择不忙碌。权衡标准:是否是自自己需要承担的?是否愿意?是的话愿意忙。愿意放弃一时的心灵自由。
大部分感到忙,感到被绑架。经验分享:
总结:忙分两种——碌碌无为;知道自己为什么忙。
问:欲望指的是什么?
逃避、纵容,这时有各种不安感。自欺。
问: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
一个时间做一件事。忙是心灵上放了很多事,感觉时间不够。为当下找到最该做的。专注。合理的时间安排。
ஐXJX
忙中不安的心态牵制压抑。在忙碌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明白忙碌的价值,那样意义感成就感可以补偿紧迫。
一个时间只专注面对一件事。
想到了就要立刻去做,不要停留在想的层面,夸大难度,心累。
三个时期:高考、考研、论文开题。高考:无时间考虑心灵的自由,环境也很单纯;考研:看喜欢的课外书,听歌,不把时间填满;开题:忍耐。
找放松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ஐWL
忙碌和心灵的自由是否矛盾?
来北大之前都不忙,来之后才有的。来之后,心有所追求,但是又不知道追求什么,在追求的东西中没有本末,没有取舍。以前没有关注的东西,所以不忙。
要有心,有所关注。什么是心?既有内观的功能,又能看到外境,达到内外交融的状态。
心要自立,自我依凭。能和外界融合,无论外界如何,都不会影响到心灵。心的门要能够打开。自由是心跟境的交融。心能够时时关照外界的变化。心能转境,非境转心。
少去做无意义的事情。
知道本末,知道止于何处。
出了问题,要寻找外界(老师、朋友)的帮助。
需要去读经典。不能全盘照抄,需要实践、体会,然后取舍。仅靠内心判断不够。
碰到困境。有段时间焦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看到特别有力量,想到焦虑什么,有什么放不下。思考话语中的语境。
还有力行。朋友困境,寻找帮助,反观内心。
考虑轻重和次第,有时会考虑是否有益于真正的成长,并不是做的事情都为了成长,如何取舍。
ஐLMB
为外物所依,而有忙碌的心。忙碌的心找忙碌的事。
要善于识别和觉察内在的状态,
(1)不要让自己太忙,不被外在的标准所限。
(2)
(3)
寻求他人与自己的相遇,获得力量与解放。
问:他人对我很重要,怎么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而依从自己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