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耕读社简报(9—11 月)
(2014-01-11 11:57: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团活动 |
耕读社[秘书处]
【组织动态】
9月6日理事会会议
9月6日,理事会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针对一系列社团重要事务,包括理事会会议流程及前期准备、本学期活动规划、耕读社目的和精神、定期刊物制作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其中,关于理事会的运行规则和相关权责,规定如下:
1、 关于会议议题的拟定
会议议题征集本着平等开放的原则,于每月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夕,由常务理事协同理事会助理完成;经理事长对所搜集的议题进行筛选排序,确定最终议题。议题确定后,由理事会助理提前三到四天以邮件形式告知参会人员。
2、 关于会议纪律
各常务理事应以身作则,尽量避免迟到、早退,为其他社员做好表率。
3、 关于人事选任
常务理事人选坚持宁缺毋滥,任选对象应为具有洞悉历史、统筹全局能力的核心骨干。
4、关于职能建设
(1) 社团鼓励社员积极建言献策;其中,一般性建议请直接提交组织层,重大建议请提交理事会。
(2) 理事会具有监督、建议职能。提交至理事会的重大建议须言之有据、持之有故,以正式书面文本的形式交于理事会助理,作为会议讨论依据。
(3) 非常务理事与常务理事应求同存异,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团氛围。
10月12日理事会会议
10月12日,本学期第二次理事会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贤宇法师的两篇文章为切入点,围绕整体性修学展开讨论,着重分析了一起做项目以及如何凝聚人、培养人等现实问题,进而对贤宇法师提供的修学大框架予以认同。经过深入交流,会议明确了对实际操作有指导意义的要点,包括生命成长小册子、社刊、社团人才培训机制、《荀子》读书小组、圣贤传记、研修营、已参加工作的老社员文章分享及联系等。会议邀请嘉宾赖和平师兄等人的发言有不少真知灼见,给人启发。
理事会人员调整与变动
1、理事会全票通过张琳为通讯理事。
(注:通讯理事不属常务理事,享有除投票权之外的一切理事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其想法交流与意见反馈主要通过邮件形式实现)
2、常务理事成员史少伟递交退出理事会申请,各常务理事同意少伟正式退出耕读社理事会。
少伟的申请书摘录:
“开学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对自己认知的深入,以及对社团的进一步理解,深感自己非常不适合居于理事之位。学养、修为、做事无一长,实在不敢站在这个位置上……理事会之于社团,有不寻常的意义,做为理事,需要任重致远的气魄和能力,自己或许也有些微地发心,但却能力有限,而成长也不是朝夕可至。为此,我以为自己还是申请退出理事会为好。将来的日子里,随分随力地与社团同行,以期躬行有得。”
——史少伟
3、目前理事会成员名单:
常务理事:汪亮(理事长)、吴庆前、李明博、王维、李林芳
通讯理事:张琳
非常务理事:兰洁、邓兵
理事会助理:覃琳
10—11月常务组会议
在10—11月召开的常务组会议中,参会成员经充分交流与讨论,确立一系列日常事务的基本规范,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确定例会时间
每两周召开一次,时间为周四早上8:00—10:00,地点为学五二楼。每次例会邀请一名社团骨干或新社员旁听,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2、 确定社团职能划分
为提高社团工作效率,实现社团活动有序开展,经常务组例会讨论通过,决定将社团划分为四个部门:秘书处、耕读书院、执行部和编辑部。部门职能划分与主要责任人认定如下:
秘书处:
职能:通讯交流平台的搭建和维护,社团人事管理,日常活动资料收集、整理和存档,简报的制作等
主要负责人:张昊
耕读书院:
职能:早读、核心骨干修学小组、周易读书会、孟子读书会、荀子读书会、圣学读书会等读书活动的开展以及借教室工作等
主要负责人:任荷
执行部:
工作内容:财务、文宣、内联(出游)、耕读花园、演讲交流营等
主要责任人:张华
编辑部:
职能:社刊、生命成长手册的编写以及社团邮箱交流
主要负责人:王维
四个部门由社长王维总体统筹负责。
3、 关于增强社团凝聚力
经常务组例会讨论,常务组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社团内部凝聚力:
1、 完善社团通讯交流平台(如谷歌邮件群),尽快完善社团通讯录。
2、 加强社员对社团活动的全面了解。每周把汇总社团活动信息,并制成表格,以群邮方式告知社员;编写社团简报。
3、 恢复社团例饭传统(时间为每周三晚,地点为艺园食堂)。
4、 定期召开部门例会。重新思考设计社团品牌活动。
5、 关注新社员的活动反馈。
上述各项措施已陆续展开。
【活动风采】
硕博生交流会(9月14日)
9月14日晚,硕博生交流会顺利举行。本次交流会面向硕博生中的新老社员,旨在通过交流与分享帮助新社员更好地融入北大、融入社团,增强社团凝聚力,是经理事会讨论决定的一个创新举措。交流会由活动组织人史少伟主持。参加交流会的老社员包括,李明博师兄、吴庆前师兄、张威师兄、覃琳和史少伟等。新社员包括刘熙、毛毛、易佳乐、何峰、赖玉州、傅晓莉、兰漪涟和刘勖等。交流会在形式上借鉴演讲交流营,每人分享5分钟,之后,有感于此的同学可以通过回应或提问的方式交流。新社员们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选择北大、加入耕读社的初衷和初到燕园的困惑。
史少伟在总结中写道:“这次活动,自己有很多的受益,不过,这些受益多是自己意料之外。一是为了准备这次活动,阅读了智宇师兄的文集,受益有不可胜言者,师兄的心量、格局、高度、智慧、情怀和贤善,感动人心,对社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二是庆前师兄的建议,让我回味很久,真正重要的不是“引导”,而是出自一颗柔软而有善意的心;三是自己在准备过程中,深感自己心量和智慧的浅薄,自救且不暇,何暇助人,或许,惟一能做的,尽力保持一颗清净的发心、真诚的发心。”
关于组织活动,少伟还反思,“如果让我再做一次的话,一定会事先组一个两到三人的小团队共同来做,倒不是因为人多的话自己的可以不必花太多时间,而是如果有一个小的团队,那么,大家可以观照到很多的侧面,用心到精微之处,关心到精微之处。”
附:硕博新老社员交流会记录
十一研修营(10月3日—5日)
寒露未至,静立京郊的七宝阁书院已偶见初霜,秋意欲浓,与城中秋燥自然相隔,实为静栖心灵、陶养气韵的宝地。在为期三天的十·一研修营中,一众耕友加深交流、增进情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读书交流、洒扫静思,孤檐犹立方闻晨声铄金,寒庭独入始觉暮鼓醉人。在喧嚣中守住一片心灵净土,生命气象由此化成。
耕读花园(12月1日)
12月1日,耕读花园组织了一次出游活动,早上八点半出发,一个小时左右抵达了目的地八大处。八大处在北京市西郊,当天没有雾霾,天气宜人。公园内有八座古寺,高健、陈子壹、张媛媛、康虹、邵春霖和我六个人一起游玩了六处。
时值初冬,八大处人文景观胜于自然景观,子壹师兄许愿,康虹师姐绕塔,大家心中都虔敬,但表现出来又都不同,这是在游玩八大处这类人文景观中较有意思的地方,虽然大家在路上和吃干粮休息时各自说了一些想法,可惜没有深入讨论,这有些遗憾。
大家除了游览古寺外,还在心经墙前默读了心经,在山顶视野开阔的地方读了《大学》,别有感觉。下山时,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山林中,有一处竟能够直瞰北京郊区,豁然开朗,和风吹来,倒是惊喜。社员们结束了半天的游览,三点左右回到了燕园。
——欧红宇
【日常学养】
晨读
《论语》组
进度:八佾第三
规模:平均6、7人
《孟子》组
进度:九到十月读梁惠王章句到公孙丑上;十月,十一月读公孙丑下、滕文公章句与离娄章句上;现读告子上。
规模:九到十月人数不少,平均有6、7人;十到十一月人数较少,平均2,3人
《诗经》组
进度:截至11月29日(周五)读至郑风最后两首(野有蔓草以下)规模:平均6、7人
核心骨干修学小组
时间:周六晚7:00—9:30,两周一次
地点:图书馆205
主持人:吴庆前
内容:《孔子传》电影、礼教诗教乐教训练
规模:4-7人(多为6人)
演讲交流营
时间:周五或周六晚7:00—10:00,两周一次
地点:图书馆205
主持人:李明博、王松
形式:首先,个抒己惑,投票确定主题。随后,大家轮流上场演讲,限时五分钟,然后接受提问。最后明博师兄总结。
规模:7~10人
新生交流营
时间:周五晚上7:00-9:30
地点:图书馆205
主持人:王维
话题:十月楼宇烈《中国的品格》;后为钱穆《学龠》
规模:5人左右
《荀子》读书会
时间:周日晚上6:30—8:30
主持人:赖和平
进度:每周细读半章
方式:讲读与会读相结合
《周易》读书会
时间:周日下午3:00—5:00
主持人:郜建华
进度:五分之一
方式:阅读文献、分享体验与讲解相结合北大耕读社简报(9—11
月)
编辑:田涵钰 校对:张昊 2013 年 12 月
7 日
未名读书会
时间:单周周日晚上7:00—9:00
主持人:王坤
进度:《孟子·万章章句下》、《孟子·告子章句上》
方式:一人主讲、参会者讨论切磋
圣学读书会
活动一
时间:周六早上9:00-12:00
地点:一体北侧三层活动室
内容:唱祭孔乐曲和混元五音(调五脏),读《诗经恒解》与《孟子恒解》
活动二
时间:周六晚上7:00-9:00
地点:一体南侧三层养生文化中心
内容:学习人盘太极、蹲墙功、玉环桩、灵芝桩、瑜伽七势、中和之舞、太和之舞等。
活动简介
读书会的主持人为中和书塾负责人余觉中老师,余老师在读经、修心、炼身、习艺等方面造诣颇深,且待人平和,不好为人师,是令人敬佩的求道者。现圣学读书会已开展两次,参加人员包括耕读社的同学和中和书熟的学员,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