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社2009年秋季活动策划案
(2009-09-24 18:08: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团介绍 |
一、
耕读社致力于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及对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希望将儒释道思想的精华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融入我们的思考和生活当中,关心社会,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同时,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健康、幸福、阳光、开放,又不失深刻的内涵。
面对大学教育的种种问题,我们尝试在中华文化中寻找解决的良方。在这个国学复兴,中西交融的时代里,许多道路需要探索,这种尝试有极深远的意义。
二、
四个活动系列:
一、大学生涯奠基幸福人生系列讲座:希望请到学术界、工商业界、慈善界等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一起来关心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希望在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一起探讨人生规划和定位,学习方法,人际关系,适应社会,职业规划,友谊与爱情等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不是等着让人家来了解我们的文化,而是要主动用文化去解决大家的问题。这样去做,我们的文化才是活的,有这样的胸怀,也才会有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的文化。同时依托讲座的平台,结识社会善心人士。
讲座题目列表:
1、新生对大学的适应
1)如何选择
2)如何规划时间
3)如何融入新的团队
2、人生规划和定位
1)如何认识自己
2)不同生命道路的抉择,如何把各种道路看清楚
3、学习方法
1)如何培育兴趣,发现兴趣,如果对专业不满意怎么办
2)如何与人合作学习
3)学得好,学得不好各应有怎样的心态
4、人际关系
1)与家庭
2)与老师
3)与同学特别是室友
5、适应社会
1)了解社会
2)如何能保证自己能在社会上立足
3)如何积极地改变周围的环境,改变社会
6、职业规划
1)兴趣与职业选择
2)求职与选择合适的工作单位
7、友谊与爱情
如果可能,希望能在系列讲座进行之前或进行期间开展调研,更深入地了解北大同学的需求,调整讲座题目。北大的同学很需要这方面的讲座,如果有更多资金和人力的支持,完全有市场办一个正规的传统文化培训机构。我们的这一系列讲座是先行的尝试和铺垫。
每次讲座的听众预期在两百人左右。
目前已请到的老师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学诚法师、仁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老师、诚敬和公司文化顾问,著名律师李毅多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心理系鲁杰老师。还计划邀请楼宇烈老师。以上主题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计划请到著名的学者进行讲演。
讲座时间:周一至五晚上7:00~9:00,周六周日全天任意时间。
讲座的流程:前行:1与老师沟通讲座题目
3设计传单,印发
正行:1接老师
人力:一般讲座需至少五位志愿者,大型讲座至少二十位志愿者。另需一名社团骨干总负责讲座。
二、晨读+奉粥+有机食品品尝+习礼乐、赏花卉+碟片导视等:这是社团的常规活动早读是将文化融入生活的重要方式,一场讲座能起到短时间的作用,但要长久改变气质,积淀涵养,则必需有一个团队的交流讨论,必需把文化与生活相结合。所以对于有意进一步学习中华文化的同学,早读这样的方式是非常好的。早读以读为主,各种活动配合其开展,能给同学们更深的感受,帮助同学们将文化融入生活,同时加深感情。对于如何带读,如何配合早读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大家的体会,如何在早读中系统地学习、培养人才,使读书活动可以传承和发展,还可以作进一步探索,计划将其中的经验整理出来,制度化,有成文的教材或手册,使之能更普遍地推广。
本学期读诵的内容:《大学》,《论语》,一些佛道经典和西方经典,根据大家的兴趣作调整。
早读的时间:周一至周五早7:00~7:30
早读的流程:
1集体大声朗读,约20分钟
2讲解意思,结合生活开展讨论,约10分钟
3一起吃饭,社团为大家提供有机蔬菜水果或一般水果等
配合早读开展的活动:
奉粥:每周六6:30~9:30实践体会所读的内涵,加深大家的感情。奉粥的流程由仁爱慈善基金会安排,社员自愿参加。我们希望能增加传统文化理念培训的部分,帮助大家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
吟诵调学习:可以每两周一次,安排在平时早读的时间,由老社员带大家学习,陶冶性情,舒展情感。社员自愿参加
观赏北大花卉:用早读的时间有老社员带大家在不同的时节到校园各处欣赏花卉,每月一次。
碟片导视:根据大家的兴趣,观看《孔子传》等碟片,社员自愿参加。
资金:买水果的资金每天五元左右,如果要买有机水果,则一天需三十元左右,可以定期买有机水果,每周一次等,如果有赞助,可以每天都吃有机水果,以推广有机农业。一月需800元左右,四个月需3000元左右。
需要一名社团骨干总负责早读
三、助学:与仁爱慈善基金会及北工大的同学合作开展助学活动。活动的形式为平时写信,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和走访。学习讨论的内容是孤儿的心理及如何把中华文化用在对孤儿的帮助之中,可以邀请鲁杰老师和北工大的同学与我们一起组织这个学习。学习的具体方式可以由心理学的学习和中华文化的学习配合开展,并把两者及助学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进行讨论,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和各种游戏活动并融入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的介绍可以请社团的同学们主讲,也是对大家的一种锻炼。这种学习的方式是一种对我们所学文化的可实践性探索和检验,因此和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直接相关。这项实践性的常规活动(早读可以说是学习性,一“读”一“耕”),可以吸引有爱心,希望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得同学。我们的合作伙伴仁爱慈善基金会也非常优秀,借此可以接触到社会上很多有爱心的人。
活动方式:每周或每两周在北大或北工大开展一次培训,中华文化与心理学穿插进行。每月每位大朋友至少写一封信。每月组织一次走访。具体活动方案要和北工大的同学商量。
资金:每次培训需水果等约五十元。如果有六次培训,共三百元。每次走访志愿者的车费,食宿等每位一百元左右,一百人次,需一万元。
需要两至三名社团骨干总负责助学。
四、耕读书院:骨干培训和提升的主要方式,本于中华文化,探索适应现代特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方式。目前希望能够学习新儒家的著作,计划正在拟定中。
前行:提前一周准备,
1一名总负责
2联系司机李志恒
3在团委审批(重大活动提前三天审批)
4制作传单,发帖,贴传单,用各种宣传方式,必要时可以请会展中心在各教学楼大屏幕上放映
5短信和邮件通知大家
6活动报名
7有机理念介绍
正行:前往农场,参观,耕种,交流
准备的物品:《大学》,歌词(这两样张涛准备),有机饼干,话筒,社刊,德润屋农场简介,签
7:40在北大机动车东门集合
8:00出发
9:30到达德润屋农场。大家在室内作自我介绍。
10:00大家齐诵《大学》。
10:10参观大棚。
11:00在农场里捡塑料垃圾。
12:00吃午饭(大家自带午餐),大家交流,分组表演节目。
1:30捡塑料垃圾,收绳子。
3:20:摘菜,做成沙拉,同学们品尝有机菜,吉老师与大家座谈。
5:00返回
四个部门为:
学习部:平时早晚读的带动,助学中的传统文化培训,社团骨干学习,设一部长。下设讲师团,培养讲师,讲师有能力在学校,公益机构,企业等地方开展中华文化培训。 耕读书院以讲师团为核心开展读书交流。
生活部:社内联谊,生日聚餐,有机食品品尝,关心同学生活等,各种创意丰富我们的生活。设一部长,一人负责有机食品和平时购买水果。每次生日聚餐,赏花卉等活动可由不同的同学负责。
宣传部:内联,文宣,BBS版主,博客,社刊等。部长一人,一人负责给社员发飞信,至少一人负责设计传单展板等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一人负责组织活动宣传、帖传单、摆放展板、联系会展中心、申请校园热点等,一人负责BBS和博客,一人负责社刊,一人负责每次活动结束后写新闻稿,照相等。
博客,社刊的内容可以相互剪贴,除了本月社团活动新闻报道及BBS上大家发帖精华外还可以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及其现代化的文章,介绍国家政策的文章等,可以请人从文化的角度写一些评论和读书笔记。可以有版面介绍其他传统文化社团及社会团体。社刊每月出一期。
现在需印折页一千份,约一千五百元,社衫两百件,约三千元,每次印发传单,若彩印,需300元左右,黑白约10元左右。社刊如果成为正式出版物,印一期需一万元左右,如在社内发行,一期印100份,约六百元左右。
组织部:组织讲座,农耕,招新等活动,财务。设一部长,一人负责借教室。下设志愿者分部,专门联系志愿者参加活动的组织。志愿者可以参与组织的活动有讲座,农耕,社刊设计等。专门为志愿者开展培训。
社团每周日晚7:00开一次例会。每周五中午12:00在艺园聚餐。
四、资金筹集
我们资金的来源主要通过社会赞助和同学募捐。大型活动时可以安放捐款箱。平时生日野餐等的资金临时募捐。这学期需要社会赞助总共约两万元,其中一万元用在资助同学们参加助学活动,如此项活动的经费由大家自行解决,可减少这一万元。另外,若要把社刊办成正式出版物,需要更多的资金,目前社团的人力条件有限,但在未来可以考虑这一点。
我们计划两个学年度内设立奖学金,供给希望通过兼职来勤工俭学的社团骨干,让他们能用自己的才能为中华文化事业发挥作用,同时供给有热情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非北大社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学习。该奖学金要发放给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人才。奖金每月约800元左右,刚好够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而将精力投入中华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当中。若每学期为两位社员发讲学金,一学期还需一万元。
社长一名,秘书一名。前三个活动系列共需四名骨干负责,加上四位部长,共十位骨干,可以重复。
常务组织者约需二十人左右。
社员约一百人左右。
志愿者约一百人左右。
目前人手缺乏,骨干约有七人,常务组织者约有五人。招新后会大有改观。
六、外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