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2012-02-03 11:41:12)
标签:

丛台公园

访古

旅游

分类: 走走看看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丛台公园位于邯郸市面上中华大街头中段,是以武灵丛台为中辟成的一座大型园林,占地面积360亩,园中亭台楼榭,掩映在苍松翠柳中,山色湖光,倒映出点点轻舟。这里原为武灵王观看军事操演与歌舞的地方,现在成为邯郸市民休息娱乐 的重要场所。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公园1953年正式建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公园建设不断完善,公园面貌有了质的变化,现已成为一个集古迹游览、花卉园林欣赏、动物科普展示、儿童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内亭、台、楼、榭星罗棋布,曲桥长廊秀雅玲珑,湖光山色,绿树掩映,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年游客接待量达130万人次,曾获"中国百家名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河北十大文化旅游名胜"、"河北风景园林经典园林奖"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又成功入围省"十佳公园"名列。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丛台高26米,南北皆有门。丛台之名,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接非一,故名丛台。”。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相传它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称武灵丛台。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七贤祠,是后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杰出人物韩厥,程婴,公追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而建成,大殿内七贤的塑像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七贤祠西院为历代书家的撰书碑林,在此可以领略书法艺术的风采。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邯郸碑林现存碑刻四十四块,其中全国最大、最早、最精美、最完整的唐代何弘敬墓志铭就保存在此,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北门台阶上的大石碑,是乾隆帝游江南路时亲笔书写的诗碑。诗曰:“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写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丛台从古至今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甚至帝王将相登台赋咏,现保留名人碑刻多块,其中以清帝乾隆(1750年题诗)与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诗(1961年题诗)碑刻最为著名,两碑一书一和,书法绝美,文采飞扬。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据历史记载,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名扬于列国。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文人,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多次游览丛台,赋诗赞咏。但是,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变化。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约1500年)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其中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连台毁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修建的,当时是为了了望远方,以便统治县城,以后又进行过重修。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馆前有“回澜亭”,西屋为“如意轩”,东面是武灵台,从这里进入丛台的最高层。在武灵台的入口处,嵌有一幅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壁画。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武灵旧馆”内展示了赵武灵王业绩。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勇于革新,奋发图强。赵武灵王发现,赵国将士穿宽袖长袍,乘战车作战,行动不便,而胡人紧衣短袖,利箭快马,行动灵敏。于是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学骑射,对作战方式进行改革,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顺应历史潮流、勇于学习外族长处的一大创举,被传为千秋佳话,历来为人称道。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第二层台面距地表7米,东西59米,南北80米,其中向南突出一段长40米 ,宽10米,为明代城墙残段。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南门外有郭沫若1961年秋登临丛台时题写诗句的碑刻。诗曰: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士陵园滏水隈。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从南门拾级而上,东墙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丛台湖位于公园正中,面积约40多亩,湖中建成有苑在亭、曲栏桥、西湖亭,望诸榭,湖边建有长廓,假山,花圃,茶亭,饭庄,湖中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或临湖垂钩,或湖泛舟,均有无穷乐趣。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台西有湖,湖中有六角亭,名“望诸榭”。相传很早以前湖中有个小土丘,丘上有个小庙是早年间修建的乐毅庙。现在的“望诸榭”是80多年前重建的。乐毅是燕国“黄金台招贤”选中的大将,在燕、赵、韩、魏、楚五国伐齐时,担任统帅,一气攻下齐国70余座城池,几乎亡齐。燕国封乐毅为昌国君。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听信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召乐毅回燕都,阴谋杀害他。乐毅识破燕惠王的图谋,直回赵国,被赵王封为“望诸君”。“望诸榭”就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功绩而修建的。据地方志载,现在邯郸市东南30里的乐家堡,就是当年乐毅的故居。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古莲池远望丛台。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传说《梅开二度》故事中陈杏元和梅良玉分手诀别雕塑。流传很广的“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公元8世纪末叶唐朝德宗年间,忠臣梅伯高被奸相卢杞诬陷遇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脱后,被陈东初招为家僮。陈与梅伯高结交甚密,终日寻梅子不见。后来梅花二度开放时,陈得知家僮即梅良玉,便将爱女杏元许配给他。卢杞又欲加害于陈,便奏明皇帝将杏元封为御妹嫁至外邦,并将陈东初夫妇下牢。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泪一程血行至邯郸,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哭别。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据说邯郸是全国典故最多的城市之一。今天,2002年中国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的"亭台与城堡"特种纪念邮票,其中选取的亭台就是丛台,标志着邯郸丛台公园作为国家名片走向了世界。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沐古赵遗风——河北邯郸丛台公园访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