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连载·夫妻(39)

(2011-03-24 08:33: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夫妻

一晃,乔中林在学校学习已经四个多月了。

先工作后学习和先学习后工作就是不一样。乔中林学的专业正好与所做工作对口,学起来不感觉费劲。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接触,他感觉自己是在带着问题学,实际是对原来工作的一次系统化、科学化和理论化梳理。老师上边一讲,他在下边就明白了。把在实际工作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思考,顿觉豁然开朗,思路深远。反而觉得原来工作中盲点多多,盲从行事,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解决问题。他庆幸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对学业生出了极大兴趣。

既然是进修,同学都是来自工作岗位,而且也都是成年人,难免有些互相之间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乔中林明显的觉得自己力不从心。自己不像多数同学那样,钱花完了,写封信或打个电报,很快就可去邮局提款。而自己经济上没有后盾,能和谁要钱呢?因此,乔中林遵循一切服从衣兜原则,多学习一些,少交往一些,生活消费低调一些,确保饭费、书本费、必需品费、路费够用即可,其他量力而行。

电影不看,零嘴不吃,饭店不去,即使和同学上街也只是溜溜腿儿,散散心。

尽管这样,他带的半年工资两百八十二元也得计算着花。留出寒假火车票钱兜里只能剩不到三十几元钱。再扣除到家的班车费,兜里只能剩个三十元。给父母、妻子、儿子和侄儿们买点啥回去呢?乔忠林左转右转,只好给父亲、母亲一人买了件半袖衫,给心兰买了一身红花小件,给儿子、侄儿们各买了一顶针织帽子,剩下零钱买了点糖果。

方心兰盼着乔中林早几天放假回来。因为她发现自己喂那口年猪进食不像以前了。虽然已经进了腊月,可总想再喂半个月二十天的,等中林回来再杀。

她煮了精料倒进食槽,可猪还吃不进一半就懒懒地回到窝里扒下。方心兰心里焦急。这猪如果真的病了,她手里一分钱没有用啥请兽医治病呢?她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杀了。

后院李嫂听说这种情况,来到方心兰家猪圈门前帮方心兰拿主意。

李嫂,比方心兰大一两岁,是个热心肠的女人。男人李军在镇上银行工作,负责放贷和收缴,是与钱打交道的人。那时,正值人们谋求耕地之外产业发展,资金是庄稼人很需要的。因此,银行经营红火。而手里掌握着放贷权利的李军很是吃香,求他的人多,自然实惠就多。

不是一家人难进一家门。李军两口子结婚比方心兰早一年,虽然一直没生得一儿半女,日子过得却很心盛。李嫂,家里一把地里一把一刻不闲。李军下了班马不停蹄,手捏一块干粮,牵起毛驴一溜小跑地上山放驴割草。天黑了,驴吃饱了,草割足了,才牵驴扛草回到家里。日子节奏感极强,富足殷实,正准备翻盖房子。

李嫂平时里和方心兰很噶的来,前后院住着,大事小情的互相帮忙。

这时,看方心兰为猪发愁,她和方心兰说:“别请兽医啦,反正也喂不了几天了,打针吃药后的猪肉不好吃。白花钱。”

“可我啥还没准备呐。”方心兰有些犹豫说。

李嫂说:“有啥准备的。我粮本上有荞面指标你买回来灌血肠用就行了。请东院的给一杀就得了。”

其实,方心兰正为这灌血肠的荞麦面打算呢。婆家这里不种荞麦,哪里来得荞麦面。要想血肠做得好吃,非得荞麦面拌血才松软爽口。一年杀一回猪将将就就岂不瞎了东西?可是,咋也不能为十斤二十斤荞面回娘家要吧。

既然李嫂粮本上有那还犯啥掂算?方心兰乐呵呵的从李嫂那拿了粮本,却又是一脸尴尬的羞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