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稻白化苗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方法

(2014-05-26 17:42:41)
标签:

水稻

白化苗

原因

缺铁

低温

分类: 良种良法

        水稻秧苗白化,常见的原因是体内缺少铁等微量元素,不能正常合成叶绿素。土壤偏碱,包括土壤本身偏碱,或者灌溉了盐碱含量高的水,或者苗床施用了偏碱性的草木灰等,土壤中的铁等元素呈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的状态,会引起秧苗营养缺乏。旱育秧苗床培肥迟,或者整地播种前施了还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秧苗生长期田间有机肥腐烂,土壤中的氧气被大量消耗,在缺氧环境下土壤中的铁等营养元素被还原成不能被秧苗根系吸收的还原态,也会引起秧苗缺素。受低温、病害(如立枯病)等的影响,水稻秧苗根系活力差,不能从土壤中吸收铁等营养元素,也会引起秧苗缺素。某些除草剂如异噁草松等在土壤中残留量大,也有可能引起秧苗白化。

        水稻出现白化苗要调查清楚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白化秧苗喷施含铁、铜等营养元素的腐殖酸盐微肥,能通过秧苗叶片快速补充营养、减轻症状。有条件的可以加复硝酚钠,促进秧苗恢复。如果秧苗发生立枯病,根系腐烂,可以考虑用代森猛锌、霜霉成、嘧菌脂等药灌根或喷淋防治。旱育秧因施用有机肥等不当造成秧苗生长不良,必要时可以改旱管为水管,通常能使秧苗迅速好转,保住秧苗,但因秧苗根系大量发生,会失去旱育秧的优点。秧苗较大时,及早将秧苗移栽到大田,也有利于恢复。

(摘自《江苏农业科技报》2014年5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