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将如何对待9易图和9型人格理论

(2014-06-26 22:14:18)
标签:

个人成长

人本主义治疗

教育

情感

健康

分类: 心理治疗理论

9型人格理论目前已经在国内广为流传,各种课程和书籍充斥市场蔚为壮观。然而它们的流行领域多为企业管理和企业人士中,主流心理学界则很少注目于它。就如灵修一样,一方面它已然成为一个热门领域,但是同时充满争议,为人诟病。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源于它是在一个古典传统智慧(宗教的(灵性的),哲学的), 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将其在商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的三者交汇点上。这种命运与超个人心理学不无相似之处。事实上,如果我们将9型人格理论定于为超越个人心理学的一部分的话,我们将能更容易看清它的优势,它的弱点和陷阱,以及种种复杂性。本文将深入探讨9型人格理论的渊源,借此澄清一些广为流传的谬误和吊诡之处,最后提出我们如何对待9型图和9型人格理论的立场。

 

       (一)9图和9型人格理论

 

首先,9图和9型人格理论不是一回事。看到一些国内的讲师说,9型人格理论(含9图)在很古老的时代,很古老的部族,族长们用这个神秘的不传之秘管理它的族人,这个理论以口相传,代代单传。无疑这个讲师是在用这种传奇性夸大他的管理培训课程的含金量。同样,有人说,9型人格理论不同于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不过一百年历史,而9型人格理论,则具有悠久的几千年的历史。。。。这一切都在混淆9图和9型人格理论之间的根本区别。

 

不错,9图也许具有古老的历史,然而它出现在现代人的眼里,却是在1915--1916年间:俄国出生的灵修大师葛吉夫第一次将它呈现在他的俄国学生面前。而直到1949年,当奥斯坦斯基出版《寻找奇迹》一书介绍葛吉夫的教学时,这些关于九图的知识才公之于众。然而这时,还根本没有目前流行于坊间的9型人格理论。葛吉夫对9图的处理,类似于我们中国人对易经应用。他相信,世间所有的知识和理解都可以用9图加以组织和表达。 9图像是一个滤斗,一个精妙的公式或软件,当你输入浩大的有用知识和洞见,一些意想不到的,更精微更系统更复杂更简洁的结构和结论将出现。然而,葛吉夫从来没有将不同的性格类型一一对应于9图上的9个点,而后解释每个类型,也就是说,葛吉夫根本就没有创造什么9型人格理论。他对9图的运用,实际上是用以研究任何的转化过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 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按下不表。

 

9型人格理论的出现,应该归功于1931年出生于玻利维亚的灵修大师伊察洛。伊察洛在智利创建ARICA 灵修学院。1971年,他给54位到访ARICA 的听众讲授了9型人格理论的基础。因此,1971或许应该被看成是9型人格理论真正问世的时间。这样算来,9型人格理论的历史只有43年。而非传奇派们给它贴的金--几千年历史。 在54位听众中,有一位后来成为将9型人格理论广泛传播的开创人物:克劳迪奥。纳兰霍。

 

       (二)心理学化--纳兰霍

 

 纳兰霍,智利人,后移民美国,心理学家。纳兰霍早期曾经受训于精神分析,尤其深受著名精神分析家霍尼的影响。当他初到美国时,他所做的研究项目恰是关于人格研究和测试的。纳兰霍是一个多才多艺,对于各种思想学说充满好奇探索精神的人,他具有丰厚的古典人文知识素养,弹的一手好钢琴。到美国之后,真正给予他最大影响后来成为他的心理治疗的主要取向的却是完型治疗。他师从完型心理治疗创始人皮尔斯。因其出色的理论整合和表达能力,常常被皮尔斯指定为完型治疗理论的发言人。后来有一年,他的儿子因车祸而去世,造成了他一次精神危机,那之后,这位孜孜不倦的真理追寻者,回到智利,拜师于伊察洛门下,学习9型人格理论。多年之后,当他回到美国,创立了一个心理治疗和灵修的学院,叫做SAT, 含义为:真理的探寻者(seeker after truth)。在这里,他开始教授9型人格理论以及其他的心理治疗和灵修的思想和方法。9型人格理论开始翻开它崭新的一页。

 

在9型人格理论的历史上,纳兰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首先这是因为,当代将9型人格理论广为流传的著名美国导师,大多都是纳兰霍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如海伦珀尔默,钻石途径的创始人阿玛斯等)。可以说,是纳兰霍第一个将9型人格理论公之于世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将伊察洛的九型人格理论和其他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思想结合一体的人,换句话,他实现了9型人格理论的现代心理学化。而这点对于9型人格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得说一说伊察洛。

 

作为9型人格理论的开创者伊察洛,按理说,应该在9型社区中名闻遐迩从而充满影响力,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为何?这是因为,伊察洛之做法,颇有点像是我们中国道教内丹秘传的传统路数。尽管,9型人格理论在80年代已经开始在美国广为流传,有很多不同的导师都在讲授9型人格理论,伊察洛一直坚持认为,9型人格理论之正统只能存在于他所创建的ARICA 学院(该学院后来移到纽约)。他从来没有出版其9型人格理论详细内容的书籍,也未与其他心理学社区等来往。1991年,他状告如今已是9型社区的风流人物,当年纳兰霍的学生海伦帕尔默侵犯版权。然而结果被法庭驳回。伊察洛的秘传和纳兰霍的将9型人格理论心理学化,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传统力欲申称其唯一绝对的正确性并且以秘密相传的方式进行,另一个则是将古典理论与当代心理学理论相对比以互证,与当代心理治疗的方法相结合以互补,并且开放给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也许我们会猜想,这样秘传的大师可能更加为人看好,然而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前者这样的传统,只会愈加隔绝自己终究无人问津。

 

纳兰霍一生著述甚丰,他的名著《ONE QUEST》(终一追寻)出版,奠定了他作为超越个人心理学阵营中开创人物的地位。晚年,他关注广泛的文明问题,他最近出版的一本书叫《HEALING CIVILIZATION》(疗愈文明)。

 

他一生致力于探索东西方各种心理治疗的,灵修的理论和方法,整合它们为一体形成他自己的心理学思想和训练体系。在他的体系中,9型人格理论是镶嵌在庞大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和心理治疗方法的大厦之中的一部分。

 

纳兰霍在保持伊察洛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以其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知识来丰富对9型每个类型的界定和描述。在他的9型著作每个类型的探讨章节中,都有一节专门致力于以其他主流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来对该类型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这种类型划分的合理性。

 

而他的另一部著作,《通过洞察实现转化:9型人格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则将9型人格理论和栩栩如生的临床治疗案例报告和实录融为一体。纳兰霍并没有试图将9型人格理论用以取代其他主流心理治疗疗法,这是因为,9型人格理论是一个出色的关于人格和人格转化的地图,但是它不能告诉你怎么走,怎么做。纳兰霍的整合,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敏感”的治疗师,因为对于类型的理解,可以令治疗师更迅速洞察到来访者内在核心的动机,防御机制应对策略,以及人格动力可能的不同变化路径。

 

 (三)超越个人心理学和9图,9型人格理论

 

9图,9型人格理论是在一个古典传统智慧(宗教的,哲学的), 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将其在商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的三者交汇点上。这使它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同时也充满争议,为人诟病。它的命运与超个人心理学不无相似之处。事实上,如果我们只将它定于为纳兰霍心理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的话,它其实可以被看成超个人心理学的一部分。

 

超个人心理学,诞生于人本心理学高峰时期的60年代。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斯洛,已经不满于自我实现这样的发展层次,他认为在自我实现之外,还有一个自我超越的层次。因此他开始研究自我超越的经验。他与另一名人本心理学家Anthony Sutich 共同提出了超越个人心理学的说法,并促使了“超越个人心理学杂志”和“超个人心理学学会”的诞生。马斯洛预测,超越个人心理学将成为继人本主义之后的第四势力心理学。

 

Anthony 如此定义超越个人心理学:“超越个人心理学是这样一种特定的实证经验的科学研究,和将这些研究发现应用于实践的努力:它研究如下现象:自我实现,个人和种族的元需要,终极价值和意义,宇宙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狂喜,神秘经验,敬畏,人类本质,自我超越,灵性,人类共时性现象,最优的人类相遇体验,最优感官意识,日常生活的神圣化等相关的概念,体验和活动。”

 

然而2007年,对一些超越个人心理学创始人物和美国心理学历史专家的访谈显示,超越个人心理学并没有如马斯洛预测的那样,在美国心理学界成为第四势力。在其他西方国家如澳大利亚,情况也是如此。之所以如此,专家们提出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美国主流的学院心理学家具有一种固执的科学主义的立场,从而排斥任何哲学的,灵性的思想。第二,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成为真正的第四势力。第三,超越个人心理学家具有一种孤立自己于主流心理学机构和活动之外的倾向。  

 

然而这只是美国乃至西方学院心理学的情况。如果我们将视角扩大到社会,情况就有所不同。

 

最值的一提的,是当年超越个人心理学著名理论家肯威尔伯的动态,这位20多岁时以一本《意识光谱》名噪一时的生物学博士转心理学理论家,几十年来,出版了25本著作,翻译成多种国家文字。建立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库--整合研究所,和庞大的学习社区--整合学社区。这个社区如今也已经蔓延到美国之外的欧洲。

 

肯威尔伯的影响力毫不受制于超越个人心理学会的萎缩。事实上,他今天声称,他已经不再属于超越个人心理学,而是属于整合学,整合心理学。这不是单纯称号的变化,而代表思想上的一个飞跃。

 

当20世纪初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崛起的时候,西方世界加剧进入了一个现代性的时代,这是一个“上帝已死”的时代:唯物主义,生物还原论成为时代思想的基础范式,这股倾向到60年代,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受到遏制,人们重新看重个体的主观经验世界的价值,肯定人之主体的自由和选择。这股倾向在超越个人心理学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性自我实现之后,还有更高的境界,即自我超越。我们的终极追求不但是个体主体的,还是人类整体的。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预言,随着科学理性的发展,宗教将消失,然而在21世纪初,宗教并没有消失,新的灵性运动风起云涌。

 

超越个人心理学显示了一种人类历史螺旋上升中的回旋运动的部分,硬的科学心理学向软的古典哲学古典宗教传统回旋,去从中吸取新的营养。从某种意义上看,超越心理学或许已经完成了它的震耳发聩的革命意义,试看今日西方世界风起云涌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不能不说和超越个人心理学有关。对于新时代运动,有人机智地如此概括: 心理学的神圣化和宗教的人间化。

 

然,肯威尔伯的整合学则依旧保持着先锋的意义。一系列的整合心理学也如此。它们力欲实现的不再是单纯对神性灵性的强调,而是在灵性的基础和高度对于不同思想和方法的包容和整合。换句话说:不可能只有某个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每个人都有对的地方;但是,这不是半斤八两的和稀泥主义(肯威尔伯曾经尖锐地批评这点,他称其为后现代的平板化),真理具有层次高低性,恰切性,高的总是包容低的并超越低的,但是消灭了低的,高的将不存在!

 

从超越个人心理学,整合心理学的位置看待9型图,9型人格理论,或许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合适的地位,它的优势以及它的可能陷阱。

 

 (四)我们将如何对待9图,9型人格理论

 

1)区分9型图和9型人格理论,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9图不等于9型人格理论,我们可以采取类似对待易经的态度来对待9图。

 

    众所周知,易经体系有象,数,论三个部分。即卦象,卦象的数,对于卦象的解释--论。同样,对于9型,9图是它的象和数,而“论”从来可以有多种,关键在于作论者。9图如一个精妙的电脑软件计算系统,如果输入者输入的是垃圾数据,或者在错误的位置输入数据,结果同样是垃圾和错误,尽管看起来是精妙的组合。将9图应用在心理学上时,则关键在于我们输入的是什么样的数据?在这方面,纳兰霍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以他广博的心理学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灵修思想和方法以及他深厚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原料,创造了许多关于9型的理论,除了早期追随伊察洛建立9型人格理论之外,纳兰霍还创造了禅修9型理论,社会问题批判9型理论。。。

 

追随纳兰霍的步伐,在我们的框架中,我们将探索9图在研究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也即,我们将以9图作为智慧软件,来启发引导我们的心理治疗过程。其结果我们将打破安排心理治疗计划方案的线性思维的习惯;借助九图,我们既可以聚焦当下,又可以有效地多方位地思考治疗的未来流程的不同方向,结果和对策。。。

 

另外,我们也将把9图用在揭示个体成长转化中的不同阶段,9图上的每个点将被赋予一个发展阶段额意义....

 

2)9型人格理论需要进一步实现与主流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相结合。

 

几十年来,不同的9型人格理论导师创造了大量新的知识和思想。我们的原则是,这些思想需要在主流心理学相应理论,最新研究的对照中予以验证和取舍。

 

在我们的框架中,自体心理学,建构发展层次论,依恋理论类型,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等将被充分应用或结合到9型人格理论中,并矫正一些原有的关于9型人格理论的看法。

 

3)9型人格理论不应该落入简单的类型论的陷阱。

 

在主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和测试中,大5, 16因子测试,MBTI,都创造出了效度极高极准确的结果。而9型人格测试问卷之效果特别不好,不管哪个问卷,人们经常发现自己同时在几个9型类型中得高分,最终得出的这个不同类型的分数比例结构有什么意义吗?

 

这里最关键的是,9型人格理论,不应该是一种类型辨别学,它的长处在于显示人格内部元素结构变化的过程描述和预测上。掌握9型图微妙的内在原理,我们将更多视9型为9种元素,聚焦于它们在每个个体内部发展变化的过程规律。我们将从临床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吸取大量数据,来丰富发展对9型人格元素变化的规律的理解。几个更多聚焦于每个人的9种人格元素的比例组成,层次分布状态的问卷“9型人格元素结构韩氏问卷”被发明出来,希望在未来的实践和研究中加以验证和发展。

 

4)9型人格理论与其他心理学心理治疗技术的结合。

 

9型人格理论虽然其初始的设计就是以人格的转化为目标的,但是由于创始人伊察洛对其完整理论和方法的秘而不传,实际上流传出来的理论,从其转化人格的意义上来说,是不完整的。这个不完整的理论,只显示了人格的地图,却没有告诉人们如何行走。好在纳兰霍作为一个心理学家,结合其他心理学心理治疗方法,部分实现了它在转化人格上的意义。因此,我们将继续沿着纳兰霍这条道路--不单只是用9型人格理论,而是将其和罗杰斯理论和方法,完型治疗方法,认知治疗,以及其他超个人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结合起来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心理训练体系。

 

9型图和9型人格理论,是一个介于古典传统智慧和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之间的奇妙现象,我们将以这块炼金石,促进传统和现代,实践和研究,普及和深入的结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