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首创农业生态工程迁西围山转

(2009-10-12 13:30:01)
标签:

生态工程

板栗

首创

松槐

生态效益

迁西县

杂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迁西县“围山转”工程是1971年唐山市迁西县杨家峪村与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共同进行板栗基地建设时,创立发展起来的保护山区农业生态的成功模式,也是中国首创的“围山转”造林模式。“围山转”是在25度以下的缓坡依山就势,在高程3至4米的等高线上依次开挖宽、深各1米的水平沟,回填后呈2米宽、外噘嘴里兜水的环山水平梯田,畦面上栽植以板栗为主的果树,在果树未长大前,间种矮秆粮油作物,棱沿下栽植紫穗槐护坡。形成“松槐戴帽,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林粮间作,乔灌草互促,长中短效益结合”的山区农业生态工程体系。“围山转”工程可以有效地拦截山水,保持水土,减少土壤侵蚀;“围山转”工程改善了环境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围山转”工程拓宽了市区林果生产的广度和荒山资源合理开发的深度,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发展。

  国家林业部对迁西县“围山转”工程验收的结论是:“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是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的一个创举。”1994年9月18日,国家林业部在我市召开全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经济林建设现场会议,将“围山转”的造林模式向全国推广,在全国山区特别是整个燕山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基于“围山转”工程的生态效益,1999年,迁西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

  迁西“围山转”工程主要以栽植板栗为主,其成活率由过去的40%左右上升到94%以上,为板栗早期效益、高产稳产打下基础。现在,挖整“围山转”已由过去的“大兵团”作战,发展成机械化作业为主,实现了水电路配套,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较大提高,相互促进。2008年底,全县共开挖标准“围山转”42万亩,成为迁西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