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第一次靠岸

半夜就醒了,不想睡,大概的昨天睡太多了。
一直挨到5点,睡个回笼觉。
7点多就起来了。
今天9点要停靠挪威邮轮特有的一个停靠点,叫Icy Strait Point,中文名有叫冰岬角。
这也是邮轮第一次靠岸。
这里停留时间挺长的,返回时间最晚是下午5点半。
据说这里是个私人领地,因此船上通知各种饮食都不能带上岸,也不能把岸上的饮食带上船。
穿过码头服务区之后,有个安检岗,竖了牌子,再次强调不能带入和带出的饮食。
后来回船上,船上也有安检,边上都是收缴的饮料杯和其他饮食的包装。
检疫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不过都靠自觉,并没有草木皆兵的架势。
后来徒步路上还是看见有亚洲面孔游客在吃零食。
此外还有美籍华人和台湾口音的华人。
好像没看见日韩人。
下船后,我们先穿过码头的各类服务设施,直接走上沿海1.5英里的步道,去往一个叫Hoonah的小镇。
看见许多游客都在徒步,想想这几天运动少,这点路程不算啥,也就徒步一下吧。
也有坐船去的,坐公交车去的,坐JEEP去的,划Kayak去的。。。
这里还有出海观鲸、野外看动物和登山缆车等活动,参加的人好像也不多。
徒步来回走走看看,也就不到2小时。
沿途看见有游客指指点点,远远看见海面上的黑点,和长长的鱼脊背,起起伏伏,时隐时现,有拿着望远镜的游客说,这就是虎鲸。
路边上竖着牌子,介绍这里能看见的各种海洋陆地的动物,虎鲸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个中文名字叫霍纳的小镇有860位居民,大多数是印第安人。
可是,我们沿途没有看见一位当地的有色人种,都是白人啊,看不见印第安人。
镇上房屋用木头加铁皮建造的居多,里面一层是木头,外面一层防风雨的铁皮,很少有砖木结构的。
大多破败的很。
到处都是圆柱形的图腾。
一家小作坊里,看见木工师傅在雕琢一根新的图腾。
镇上还有一所小学,几个教堂,最多的就是礼品店+咖啡馆。
这个小镇1745年就有人生活在这里,1944年因为一场大火烧毁,1946年重建。
据说这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援助苏联和欧洲盟国的航空基地。
最早也是淘金者之家。
还有三文鱼加工厂的遗址,如今改成礼品商店了。
也许是天气多云的缘故,看看周围也没啥惊艳的地方。
邮轮为啥要来这里呢。
回程碰到洛杉矶来的美籍华人,问她们缆车上山感受怎样,听听也就那样,决定不上去了。
这里还有一个吃的项目,当地捕捞的雪蟹。
就在码头上。
拍了菜单给老二,问吃啥,老二给圈了二个Menu。
雪蟹小小的,比巴掌大不了多少,蟹脚也不大。
一套餐半只蟹,也可以买一只。
看看老外都是几个人share一个plate,应该不便宜。
进店看看也没标价格。
排队很长很慢,没耐心吃了。
算了,回船上自助餐吧。
后来在码头上看见一块牌子,意思是这个港口就是挪威邮轮公司2021年开发的,大概也是给了私人领地主一笔钱吧。
估计码头设施都是邮轮公司掏钱建造的。
感觉来这里是邮轮公司自拉自唱的节目。
或许阳光明媚的天气就会感受好很多。
明天停靠Juneau,阿拉斯加的首府,预报明天这一带都是下雨。
但愿不是糟糕的一天。
原计划明天要坐公交去看冰川,码头上吃帝王蟹呢。
这几天吃的挺多的,又都是西式为主的饮食,可结果是每每不到饭点肚子就饿了。
昨晚上半夜肚子饿了。
晚上去排队吃船上的免费亚洲餐厅CHIN CHIN。
餐厅里面的服务员东南亚人居多,说英语舌头打转,本来就“搭浆”的英语水平,雪上加霜,只能硬撑,重复多问。其实很简单,就是发音怪怪的。
昨天碰到专业词汇,问我们有没有食物过敏,怎么也听不懂,只能问服务员说的是啥。
服务员几句话一解释,立马就知道了。
今晚点了色拉、春卷、酸辣汤、鸡肉玉米汤,还有炒饭、牛肉炒河粉,海鲜面和鸡肉煮西兰花。
味道一般般,汤做的像西湖藕粉那样厚,牛肉炒河粉是甜的,春卷皮子比馅多,还就是炒饭有点意思。
老大说,明天还是去西餐厅。
体重,回来上海再算总账吧。



一直挨到5点,睡个回笼觉。
7点多就起来了。
今天9点要停靠挪威邮轮特有的一个停靠点,叫Icy Strait Point,中文名有叫冰岬角。
这也是邮轮第一次靠岸。
这里停留时间挺长的,返回时间最晚是下午5点半。
据说这里是个私人领地,因此船上通知各种饮食都不能带上岸,也不能把岸上的饮食带上船。
穿过码头服务区之后,有个安检岗,竖了牌子,再次强调不能带入和带出的饮食。
后来回船上,船上也有安检,边上都是收缴的饮料杯和其他饮食的包装。
检疫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不过都靠自觉,并没有草木皆兵的架势。
后来徒步路上还是看见有亚洲面孔游客在吃零食。
我们这艘邮轮大约24xx位游客,其中21xx多是美丽国人,中国人好像只有2x位。
昨天晚上看Show的时候主持人报了各国的人数,没听清楚。
这几天遇到二对上海人,还有几位广东口音的。此外还有美籍华人和台湾口音的华人。
好像没看见日韩人。
下船后,我们先穿过码头的各类服务设施,直接走上沿海1.5英里的步道,去往一个叫Hoonah的小镇。
看见许多游客都在徒步,想想这几天运动少,这点路程不算啥,也就徒步一下吧。
也有坐船去的,坐公交车去的,坐JEEP去的,划Kayak去的。。。
这里还有出海观鲸、野外看动物和登山缆车等活动,参加的人好像也不多。
徒步来回走走看看,也就不到2小时。
沿途看见有游客指指点点,远远看见海面上的黑点,和长长的鱼脊背,起起伏伏,时隐时现,有拿着望远镜的游客说,这就是虎鲸。
路边上竖着牌子,介绍这里能看见的各种海洋陆地的动物,虎鲸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个中文名字叫霍纳的小镇有860位居民,大多数是印第安人。
可是,我们沿途没有看见一位当地的有色人种,都是白人啊,看不见印第安人。
镇上房屋用木头加铁皮建造的居多,里面一层是木头,外面一层防风雨的铁皮,很少有砖木结构的。
大多破败的很。
到处都是圆柱形的图腾。
一家小作坊里,看见木工师傅在雕琢一根新的图腾。
镇上还有一所小学,几个教堂,最多的就是礼品店+咖啡馆。
这个小镇1745年就有人生活在这里,1944年因为一场大火烧毁,1946年重建。
据说这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援助苏联和欧洲盟国的航空基地。
最早也是淘金者之家。
还有三文鱼加工厂的遗址,如今改成礼品商店了。
也许是天气多云的缘故,看看周围也没啥惊艳的地方。
邮轮为啥要来这里呢。
回程碰到洛杉矶来的美籍华人,问她们缆车上山感受怎样,听听也就那样,决定不上去了。
这里还有一个吃的项目,当地捕捞的雪蟹。
就在码头上。
拍了菜单给老二,问吃啥,老二给圈了二个Menu。
雪蟹小小的,比巴掌大不了多少,蟹脚也不大。
一套餐半只蟹,也可以买一只。
看看老外都是几个人share一个plate,应该不便宜。
进店看看也没标价格。
排队很长很慢,没耐心吃了。
算了,回船上自助餐吧。
后来在码头上看见一块牌子,意思是这个港口就是挪威邮轮公司2021年开发的,大概也是给了私人领地主一笔钱吧。
估计码头设施都是邮轮公司掏钱建造的。
感觉来这里是邮轮公司自拉自唱的节目。
或许阳光明媚的天气就会感受好很多。
明天停靠Juneau,阿拉斯加的首府,预报明天这一带都是下雨。
但愿不是糟糕的一天。
原计划明天要坐公交去看冰川,码头上吃帝王蟹呢。
这几天吃的挺多的,又都是西式为主的饮食,可结果是每每不到饭点肚子就饿了。
昨晚上半夜肚子饿了。
晚上去排队吃船上的免费亚洲餐厅CHIN CHIN。
餐厅里面的服务员东南亚人居多,说英语舌头打转,本来就“搭浆”的英语水平,雪上加霜,只能硬撑,重复多问。其实很简单,就是发音怪怪的。
昨天碰到专业词汇,问我们有没有食物过敏,怎么也听不懂,只能问服务员说的是啥。
服务员几句话一解释,立马就知道了。
今晚点了色拉、春卷、酸辣汤、鸡肉玉米汤,还有炒饭、牛肉炒河粉,海鲜面和鸡肉煮西兰花。
味道一般般,汤做的像西湖藕粉那样厚,牛肉炒河粉是甜的,春卷皮子比馅多,还就是炒饭有点意思。
老大说,明天还是去西餐厅。
体重,回来上海再算总账吧。




前一篇:0521怪事不少
后一篇:0523来到Jun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