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连续封控第49天。
昨天看见一些舆情,等待辟谣。
闵行区居民蜂拥在华润万家超市门口。
消防员救火遇到硬隔离,强拆进入。
小有名气的某区,阳间的核酸试管跑到了阴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昨天说开门“营业”,今天去了却是“关门大吉”。
闵行区一街道前脚发了出门证,后脚取消出门证,区政府发了新的命令。
。。。。。。
上海每天都在上演搞笑短剧,不知道有没有编剧把这些光怪陆离的事件记录一下,写个剧本,笑话民众,调节心情,健康心灵,坚定决心,消灭病毒。
唉,这样搞下去,人都要扭曲了。
疫情封控以来,基本上午都在厨房间忙,承担每日的大厨兼小厨工作。
起床之后,先磨好一杯咖啡,然后翻腾冰箱,考虑吃啥,如何均衡搭配菜肴和营养。
老大有各种外联事务,居委会,医院,两家老人。。。
老二又是志愿者,又要应付单位工作。
如果没有意外之喜,她们单位大概率熬不过今年。
好端端的项目,就被这个疫情搞到维持不下去。
被疫情搞垮的企业应该不少。
谁之过。
上海咋会成了这样。
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上海乃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应该享受到经济持续发展的红利,生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
看看这几年的城市建设,真的是日新月异,鼓舞人心。
没有疫情的城市,是那么的有韵味,有思想,有规则。
没想到基础是那么薄弱,一个大量无症状的omicron,就把城市搞得支离破碎,毫无章法,几近瘫痪。
谁之过。
下午参加了线上一个讲座,中信银行请来华安基金的专家分析下半年经济局势。
但愿能如专家所言。
午餐,排骨西葫芦汤,韭菜炒扇贝,红肠和酱牛肉。
下午去了西郊百联的世纪联华,人不多。
长宁区组织的比较好,一个街道安排一家规模超市对接,我们就对接世纪联华,边上的北新泾街道对接盒马,仙霞街道对接城市超市。
每天限流限时,凭卡一次进入,购物有限额500元。
今天买了500元多一点。
商品价格比疫情之前贵了不少,应该都是物流成本。
基本需求都能满足,品种花色也有挑挑拣拣的余地。
大包小包拎回家,忙了一身汗。顺带给对面小区的老人也买了些吃的。
晒个账单,留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