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连续封控第43天。
今天核酸检测。
也不知道是按照什么区的规矩,反正现在没规矩,居委会的通知就是规矩。
其实,上海的运转是有规矩的,就像一台输入指令的大型机床,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也能持续正常运作很久。
这就是上海赖以屹立于世界特大型城市之列的根本。这就像上海的无形资产,形成上海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这是copy不了的,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把一些支柱经济随便分解到国内各地去就能扎根开花。生拉硬扯,只能开出一朵杂交的不伦不类的喇叭花。
况且,这种竞争力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这就是海派文化。这种海派文化生根在每个上海人的灵魂里,也有几百年的积淀,她不同于宗教信仰,也不屈于政党意志。但是,她海纳百川,能去除历史进程中的糟粕,自我完善,自我进化,自我升华,永久保持在上海人民的心中。
上海的事情还是要上海人民自己把握。任何外部势力想来操纵都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因为最终,上海这台大型机器自带学习功能,自带排毒程序,在摇摇晃晃渡过难关之后,会继续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上海只需要一位“东经”的程序员。
这台机器被按下了暂停键。如同快速行驶的列车拉下紧急停车的把手。
急刹车,头破血流,惊慌失措。
如今,这台机器要自救,要重启以往的功能,要粉饰丢失的颜面,要追回落后的行程。
还行吗?
行的,就看程序员有没有胆识和能力。
胆识和能力,缺一不可。
灾难结束似乎有了时刻表,看不见科学的依据,没有海派文化的影子,残留着粉身碎骨的血腥。
希望上海尽快修复创伤,重拾以往的繁华,回归科学理性的运转。
让那些诅咒上海的人见鬼去吧。
上海依旧是中国大地上一颗璀璨的、顽强的、不可磨灭的东方之珠。
上海依旧是上海人民的上海。
40多天如一日,天天上午大多是在厨房里渡过。
午餐,咖喱牛肉粉丝汤,菌菇炒青菜,西芹炒鸡蛋,红烧鲳鱼和虾仁(有点黑暗)。
晚餐,随便下点面条。
继续跳操。
下午打了一个工作电话,把脑子转回工作上去。
这几天抓紧把家里洗刷刷的事情了掉,该做的手工也快点做好。
准备迎接复工的时刻。
不知道还会开车吧,还会坐办公室吧。
旅行出差好像还不行。
去国外更是不要想了。
感觉有不好的预兆。
最近卫健委抓的人有点多,原本不起眼的一个部门,因为COVID被推到风口浪尖。
也是见光死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