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标题,我想很多人和我有相同的感受。如果你有求于政府,或者曾经有求过于政府,而你又是一个对网络求助有所依赖的人,当你试图在政府等机关网站上寻求帮助时,你肯定会默默的关掉网页,因为上面的最后更新日期是2005年,而今天,已经是2012年。
由于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我以前会时常浏览一些政府机关、部门的网站,但是往往会扫兴而归。要么是“您所搜索的网页不存在”,要么是网站已荒废多年,负责更新网站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去做了什么工作。政府网站永不更新问题,在不被社会关注,在不被民众诟病的时候,我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不应该是片荒芜地,这不应该是群死火山。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虚拟网络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网络发布消息和网络咨询已经成为最便捷的沟通方式。据统计,中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了近五亿,这占到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陆续推出的网络阳光行政、部门负责人网络访谈、民生在线等等活动和策划都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开展的。特别是微博兴起以来,很多官员甚至是高官们都开通个人微博,在网络上倾听民意,参与讨论。且不论有多大的现实效果,总要比高高在上,没有官民沟通渠道要好。前些年,在上级政府机关要求下,很多级政府和很多部门都在网络上开通了自己部门的网站,一片官民沟通的景象。
几年过去了,当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政府网站上,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网站上更新的日期死死的停留在几年前的某个午后,毫无价值的信息让网站建设当初的构想显得苍白。老百姓想要从网站上获得信息,哪怕是地址和联系电话,有时候都成了奢望。久不更新导致政府部门地址变更、电话号码变更而网站却没说明,办事群众只能一筹莫展。这其实反映出来的是政府职责的缺失,对官民沟通渠道的不重视。按照职能分工,政府应当专人专用来每日更新网站内容,提供最新部门咨询和消息。而如今网站久不更新,试问负责更新网站的工作人员呢?他是调离岗位了还是在玩忽职守?这应该问责于政府,问责于部门。
除了网站久不更新,网站提供的“市长信箱”“局长邮箱”等等交流渠道,根本没有到达,民意无法上达,上面又怎么为民排忧解难?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与其久不更新的存在,不如斩钉截铁的关闭。真心的希望看到涉及到的政府和部门能够拿出一个解决事情的态度,能够派出专人或者安排人员时常进行更新,上情下达,把官民沟通渠道疏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