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1的感动

(2010-10-25 08:23:44)
标签:

孙悦

学校

19:1

感动

校园

分类: 大话校园

文/恋家的人

http://s10/middle/62133bcdt936620ed4989&690
一个学生,19个老师,一所学校。

上午11点10分,成都郫县德源镇胜利村,清水小学,大铁门关着,教学楼上的门,绝大多数也关着。整个校园,除了安静,还是安静。正在上课的女生叫孙悦,读4年级。每天早上8点多,她一个人来到学校,下午4点多,她又一个人回家。只有她的自行车,能一路陪着她。教室里,除了她只有老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在中国并不常见的一对一式的教学模式呢?原因在于这个学校本来人员众多的学生已经转学到其他的学校,而孙悦由于家庭搬迁等原因没有来得及搬走,所以综合考虑只能继续留置在这个她正在就读的学校,等待着搬迁的结束才能顺利转学,和其他同学“会合”。19:1,让我感动的不是这悬殊的数字差距,而是19:1体现的教与学双方的认真,负责,严谨,执着的态度,我想正是因为中国大部分的教育缺少这样的毅力和精神,这罕见的“另类”才会带给我如此大的感动和震撼。

1。一个学生,孙悦这个才上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同学集体转学,或者说是情况发生了如此重大的改变,而自己又由于不可抗力导致不能成功及时的转学,按照常理和中国教育的习惯,这个孩子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选择呆在家里,自己预习复习本学期课程,等待着家里完成搬迁再开始上课,让这所学校完成他的历史使命,终止教学工作,以便于节约教育资源。毕竟一个刚刚读四年级的小学生,耽误了一段时间并不长的课而选择自己学习的方式来弥补,这样应该对于学习的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小孙悦选择了坚守,选择了这所已经“人去楼空”的学校,继续着自己的在校生生涯。有的人说这是在浪费教育资源,在我看来她不该受到这样的惩罚,试想:偌大的中国,小学里面有着优良的教育软件和硬件而不选择认真的学习的大有人在吧,如果能把这些浪费的资源用在一个愿意主动学习的孩子身上,这两者相比何如?我想看了这两个对比,应该不会有人还来抱怨不已了吧,否则你真的是居心叵测。所以,我为小孙悦的这个1感动。

19。十九个老师,这应该在小学是个比较合理的配置,但是在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里这个数字显得过于突兀甚至奢侈。就在这所小孙悦就读的学校,这19个原本属于学校的老师并没有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转学而选择各奔东西或者赋闲在家,而是为了这一个学生,进行着紧张而忙碌的学校教学工作。而且老师们都多了任务,包括打扫卫生等等,有老师表示这样前所未有的教学的确相比于团体教学要更加辛苦,但是老师们还是默默的坚持着。每每看到空荡荡的学校,教师,工作人员仍然忙碌的身影,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老师还在认真工作的背影,在空荡荡的教室里面,教学相长的认真场景,心底深深的感动,也为坚守岗位的这19个老师感动。

这不会长久的19:1会随着小孙悦家完成搬迁转学而结束,但是它带来的感动我曾经记得。

执着的坚守,换来的必然是1:19的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