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窦含章
窦含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01
  • 关注人气:42,0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监会“敲打”中国平安,有利救市

(2010-01-20 16:45:04)
标签:

杂谈

    25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股市重大热点问题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针对近期一些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问题,证监会明确表示,反对上市公司以再融资的方式进行恶意“圈钱”。分析人士指出,证监会的这一表态,等于间接否定了近期在市场上引发巨大争议的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计划,对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恢复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1月21日中国平安突然发布公告称,拟增发12亿股A股和总额412亿人民币的可转债。按照中国平安当时股价计算,其再融资总额将达1600亿元,规模超过工商银行上市时创下的191亿美元全球最大IPO纪录,相当于中国石油回归A股融资额的两倍还多。而对于这笔巨额融资的用途,中国平安并未作出明确说明。消息发布后,市场信心受严重打击,A股市场出现连续暴跌,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上证指数跌幅近20%,投资者损失惨重。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上市公司在做出再融资决策前,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筹资规模和筹资时机,慎重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这说明,证监会对中国平安此次再融资计划的发行规模、推出时机和信息披露程度均不认同,等于间接表达了对中国平安此次巨额再融资计划的否定态度。

    在市场人气涣散,股指持续暴跌的大背景下,证监会及时向社会表明反对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态度,对稳定证券市场无疑具有重大作用。虽然平安再融资计划仍处于履行公司内部法定程序阶段,尚未向监管部门提交融资申请,但作为市场监管者的证监会,在市场出现非正常波动的情况下,及时出面澄清传闻,表明立场,无疑是合理的、正确的、必须的。

    在短期内,证监会的表态对证券市场无疑是一支强心针,但要切实维护股市秩序,保证中国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仍需加强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细化上市公司再融资标准。只有从制度上杜绝中国平安式的不明不白的巨额再融资,投资者的信心才能坚定,股市的长治久安才可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