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提案为何仍遭美国冷遇
(2010-01-20 14:39:54)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纽约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暗示,美国难以支持日本正准备提出的“增常”新草案。博尔顿的这一表态,对积极“争常”的日本来说,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虽然其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官房长官安倍晋三纷纷表示,日本“入常”进程并未到此结束,日本仍将加强与美国、德国、印度、巴西的磋商。但是,美国的否定态度,使日本拿出能够取得“广泛认同”新方案的可能变得越来越渺茫。
在“入常”问题上,日本一贯视美国的态度为成败的关键,其“争常”策略的调整也基本以争取美国的支持为核心。由于美国曾多次表示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不支持德国,日本既不惜退出由德、印、日、巴组成的四国联盟;由于美国主张将新增安理会成员数控制在最少,日本在独自提出的新方案中既将新增安理会成员数限制在6个(据悉,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安理会新增6个成员,其中包括常任理事国和准常任理事国,准常任理事国任期比非常任理事国多两年,可连选连任。2、联大公投,获得三分之二以上(128国)支持当选新常任理事国,不足128国,但得票多的国家当选准常任理事国。3、候选国分别为:亚洲、非洲各两个,中南美、欧洲各一个)。为迎合美国,日本可谓煞费苦心。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是不买账,只能说明目前美日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首先,在否决权问题上,美日间存在根本矛盾。日本酝酿中的新方案虽然减少了新增成员数,但却回避了关键的否决权问题。对于日本来说,如果没有否决权,常任理事国的含金量和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面临巨大阻力,但日本仍不愿轻易放弃否决权。而美国反对安理会扩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新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会削弱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日本在这一根本问题上不让步,美国自然难以支持日本的提案。
其次,日本新提案虽然在表面上迎合了美国减少安理会扩大成员数的意见,但在实质上,这仍是一个有利于四国联盟的提案。
根据日本的新方案,候选国分别为:亚洲、非洲各两个,中南美、欧洲各一个。这种地域划分,显然是为德、印、日、巴四国共同当选新常任理事国创造了条件。日本、印度、德国和巴西四国在上世纪90年初为“争常”曾结成“酒俱乐部”。经过十几年的运作,四国自认为是最有可能得票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从这个角度观察,日本版提案与原“四国联盟”方案并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也代表了其它三国的利益。因此,日本独自提出新草案,与其说是“四国联盟”解体,还不如说是一种策略。目的是要利用日美间的特殊关系,让美国无法再提出反对的借口,以便安理会扩大的实质程序能够早日启动。
对美国来说,日本提案与原四国联盟提案并没有本质区别,还是换汤不换药,美国对这样的提案当然要反对。而美国对安理会扩大的主张,已经在去年6月美国提出的安理会改革方案中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安理会新成员不应具有否决权,同时,成员数要尽可能少,更不能以集团形式加入。日本要想获得美国的支持,恐怕必须要满足美国的这些要求。但问题是,日本满足了美国的要求,就必须与德、印、巴撕破脸皮,将“朋友”变成“敌人”,那样日本岂不是更难“入常”?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