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将军百战身名裂》一文中两个问题的说明

(2014-02-02 15:47:28)
标签:

军事

分类: 以色列的战争与和平
《世界知识》杂志2014年第3期发表了我的《将军百战身名裂——解读阿里尔·沙龙》一文。由于配合沙龙去世时间,该文编发比较匆忙,加上我本人与编辑联系不够,未能审读定稿,导致文中出现两个事实错误,特在此说明并向读者致歉。

1、该文第二部分《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中关于1982年黎巴嫩战争的叙述并非原文所有,编发过程中采用的是中文媒体的传统说法,其中多处与事实有出入。特别是“1982年9月,在以色列军队的默许下,亲以的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进入贝鲁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了1500名巴难民”一句,与我多年来的研究结论不符。首先,长枪党民兵民兵进入巴勒斯坦难民营是以军正规作战计划的一部分,不存在“默许”的问题。第二、以军的计划不包括对难民营进行报复,报复屠杀是长枪党民兵进入难民营以后自己的行为,何况整个屠杀进行的过程中,以军并不知情,也就更谈不上“默许”。第三、该事件死亡人数至今无人知晓,各方估算数字差异很大,在数百人到数千人之间,1500人的说法并无特别的依据。

2、该文第三部分《战绩最辉煌的时刻》讲到渡河攻击一段中有“怒不可遏的达扬要将沙龙就地撤职”一句,我的原文是“戈南和以利亚撒要将沙龙就地撤职”。赎罪日战争中达扬虽然在策略争执中常常站在以军高层的一边,不同意沙龙的计划,但在撤职问题上一直是保护沙龙的,几次撤职的建议都是达扬给拦下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