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2009-09-06 15:11:39)
标签:

文化

  买回一本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和他的电影的书,欣喜之至。

  喜欢他的电影是从《两生花》开始的,一直到《红白蓝》三部曲。《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中,他说,“人们在这个世界中或攀谈,或喜悦,或担忧,或痛苦,或盗窃。我们可以把这一切都拍下来,然后从这些画面中,讲述出一个故事。”

  大师的电影中洋溢着人性的探索与思考,谴责与关怀。用光线和影子,讲述一段并不复杂的问题。大师的电影永远是开放式的,充满着各种未知,留待观众亲身参与思考。细腻的人性,在影片中缓缓溢出来,闪烁着灵魂的光芒。

  电影是真实的再现与记录。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画面里,讲一个真实可信,感触观众的故事。

  大师永远是用大自然最亲切的,最本源的—光来讲述这个世界。依然还记得《红》里女主角与退休法官一起坐在公寓里聊天,光线在变,点一盏灯,照亮房间。还有《两生花》里,薇诺尼卡拿起玻璃球,切主观镜头看远处颠倒的风景。《蓝》里,音乐家的遗孀在游泳池里,蓝色的涟漪散发着忧郁的光芒。

  多角度的描绘事物。《电影编剧者疑难问题解答》称得上是好莱坞的生意经。里面也曾提到,当你描绘一个事物,发现不够生动时,尽量多一些角度来表达。基耶斯洛夫斯基绝对是这方面的大师。他的作品之间是有着很大关联的。且不说〈两生花〉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织,这里不说别的,只说一下〈红白蓝〉中电视的运用吧。〈蓝〉中,音乐家的妻子躺在医院,她通过电视看到丈夫隆重的葬礼。〈红〉里,女主角在海上发生海难并幸运生还,也是通过老法官看电视来表达的。这种将摄象机放在旁观者的角度,而不是架进场景中,使得影片真实得震撼心灵。

  这个世界每天都上演很多故事,有喜,有悲。每个个体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每一个个体又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综观整体,基已经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现实社会,这么从个体到整体,再看回个体,但见这世界里的所有的灵魂,都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红〉里,女主角去购买一盘CD,那盘CD的作者Zbigniew  Preisner,正是基的御用电影配乐大师。在这里,梦与现实真实地合而为一。你能分得清,哪里是电影,哪里是现实么?
  印象中,他的每一部电影中,都有一个丢垃圾的老太太。那是我见过处理的最真实的配角。正是她,将基的电影世界串联起来。有观众说,那位老太太正是上帝。如果问基,估计他也只会一乐了之,他留下一个麦高芬,答案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电影配乐大师Zbigniew  Preisner的高深造诣,更是将影片提升到通神的境界。没研究过波兰的音乐史,但基的片子里充斥着宗教的气息。音乐声中,你听得到上帝在吟唱,游走。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一直觉得比学院派的低一头,虽然学院派的大都是一堆废物。因而,轻易不敢写影评或者任何与电影相关的文字,这次例外。早就想写点关与基的文字,可总怕文字玷污了大师的光芒。

  兴致之至,有感而发。

  献给我最崇敬的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