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赏析

(2010-10-23 12:58:31)
标签:

曹操

神龟虽寿

志在千里

分类: 诗词赏析

http://s7/bmiddle/62105e1bn934192e0c9a6&690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赏析" TITLE="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赏析" />

 

    《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是三国时曹操(155220)拟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的第四章。估计曹操写此诗当在建安十三年(208)一月北征乌桓获胜返邺县时,其时五十四岁。这正是南征孙权(发生赤壁之战)的前夕。

 

       《龟虽寿》是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诗中表现了乐观自信、顽强进取的精神,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世说新语·豪爽》载:晋朝王敦每在酒后吟咏“老骥伏枥”四句诗,便情不自禁地用如意拍击唾壶为节,以致壶边尽缺。后世无数英雄志士效之,无不为之击节咏叹,感奋不已。

 

全诗十四句,除末二句与诗内容无关的为乐谱需要的套语外,余十二句,每四句为一节。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神龟,古代传说中一种富有灵气的长寿甲虫,据说体长一尺二寸,甲纹呈日月星辰山川之状。《庄子·秋水》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神龟虽然命长,但终归是要死的。

 

    腾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与龙同类能驾雾飞行的蛇,也叫蟘(te)蛇《韩非子·难势》中说,腾蛇能乘雾飞升,一旦雾散,也同蚯蚓、蚂蚁一样在地上爬行,最终死掉化为尘土。

 

      神龟,说命长;腾蛇,言技高。不管命多么长,本领多么大,最后都逃不脱死亡的命运。人亦复如此,长命百岁,官高位隆,最后都要化为土灰。

 

       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由此引出的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人认为人既然都要死,死后一切皆空,何不及时行乐:“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另一种人则认为既然要死,就应该使生活有意义、有价值:“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白居易写了《咏老赠梦得》,刘禹锡回以《酬乐天咏老见示》劝说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人更是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曹操对人生暮年的态度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已经是老马,又是伏在槽枥之间,可是它不因年老而衰疲,不因不在草原而意懒,还是“志在千里”充分显示了千里马的素质与气概。这两句的比喻是为了引发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相互应;“壮心不已”与“志在千里”相映照。曹操这时己击败了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的乌桓,准备举兵南下攻东吴,他正豪情勃发,壮志凌云,对建功立业信心百倍。这四句一直为人所乐道。前四句给人以暗淡伤感之意,这四句一出,顿改前观,立翻前调,鸣奏出昂扬之音,突发出慷慨之声。人虽然终究要死,但有生之年当如何度过,是消极混世、及时行乐,还是积极创造呢?曹操显然强调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要建立功业,名标青史。而且要延年益寿,多作贡献: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指寿命的长短,“养怡”,养,指物质上的调养;怡,指精神上的愉悦。人的寿命最后总要有终结的一天,但寿命的长短却有不同。不仅仅决定于天,不是天命主宰的,还是掌握在各人自己的手中。如果既注意物质上的保养,又有适当的精神上的调剂,那就可以延长寿命。诗人在此讲了养生之道,更含有深刻的哲理。人的生命有限,有限的生命可以延长,有生之年不断创造,立功、立德、立言,则人体虽与草木同朽,而事业却可以赢得长存,甚至传之久远。

 

曹操这首诗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辉。他既承认人总是要死的,不管你尊卑贵贱,总逃不出此规律,但寿命长短又不是天命所定,人有着主观能动性,可以延长或缩短生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人的价值又分为肉体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总之,不偏执一端,不狭隘、僵化,因此它能给人以启智明理的作用。

 

这首诗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以缜密严谨见长。诗中形、情、理三者水乳交融,因而感染力强。全诗主要为三层:第一层全以物为喻,以形见意,又意在言外,寓意富含。“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以概括语出之;“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以形象语描之。两句互文,说神龟、腾蛇,长寿、高能,而都有生命终结之时。第二层,先写马喻,再言人事,先用“志在千里”的具体写法,后用“壮心不己”概括的语言,虚实相映,物、人相发,形象生动,比类贴切。“犹有竟时”、“终为土灰”一意,“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同义,极尽变化之能事。第三层回应第一层,又予引伸,总绾上文,且归于理性。第一层颇有降抑之意,第二层大有昂扬之态,笫三层方具深沈之思。这样,全诗跌宕起伏,又肌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喷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使人觉得格调高远,雄健豪迈。

 

 

 

http://s8/middle/62105e1bn9341c0bc0917&690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赏析" TITLE="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赏析" />
                                                (此扇面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