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南国行(5) 南宁上林:在大明山龙头峰的一次探险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情感文化 |
分类: 旅行日记 |

下了下了半夜的中雨,早上才停下来,但仍然是阴天,且晨雾久久不散。第一站是三里-洋渡,在上林县三里镇、澄泰乡到洋渡村一带。我们驱车来到三里青狮潭渡口,即霞客桃源,在古码头处开始此次追寻霞客之旅。三里-洋渡因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驻足近两个月,并写下洋洋万余字的游记而扬名天下。在《徐霞客游记》中,他称赞:“其山千百为群,或离或合,山虽小而变态特甚”。可见三里-洋渡的独特之处。(题图:上林毛塘湿地留影,小温摄影)
三里-洋渡 崔一良摄影
300300多年前,徐霞客到过三里-洋渡一带。据《徐霞客游记》载,从1637年(崇祯10年、即丁丑年)12月22日, 徐霞客住进三里城南外,23日住进三里城,到次年即1638年(戊寅年)2月13日离开三里。先后两次来到三里-洋渡。戊寅(公元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
陆公昆仲至,同游青狮岩”。“初三日
雨中复往青狮潭观打鱼”。这里风光优美,远处,突兀而立的座座圆润的山峰,曲折蜿蜒的河水,在薄薄晨雾笼罩下,显得有几分神秘感。十多公里范围内,清水河岸边的青山,被冠以情侣山、神女峰,近处则有福寿桥、夫妻树。其山水风格近似于桂林,有的游客甚至夸张地认为,“到了上林,不去桂林”,因此三里-洋渡素有“小桂林”之称。
与壮与壮族女孩、上林教育志愿者小温(中)在毛塘湿地合影
小王摄影
第二第二站是毛塘湿地,位于上林县城东,白圩镇北侧。这里远处有山,近旁有水,倒影相映,一些怪石点缀在湿地上,原生态的田原景色,似一幅水墨画,透露出一股岭南独有的清新自然。这里成为摄影发烧友的拍摄基地之一。
这一这一带壮、汉等多民族杂居,各民族和睦相处,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壮乡民族文化。我们没有赶上"三月三"这一壮族的传统歌节,陪同我们游览的小温为之感到遗憾。据史书记载,清朝康熙年间(1654—1722年),上林县就有关于民歌的记录。三里-洋渡风景区附近三里镇、澄泰乡山歌别具一格。三里洋渡风景区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优美的自然环境,集自然观光、农业观光考察、历史文化寻迹等于一身,而成为南宁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大明山探险之旅途中留影(上林)小温摄影
主人
主人小温推荐我们进入大明山龙头森林公园,去看“一线天”。在山腰引水渠的边缘,二十多公分宽的渠堤上,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进。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渊,丝毫不敢有半点疏忽,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往返一个多小时,最后都安全返回车旁,心中悬着的石头才落了地。说老实话,这条线路,安全系数并不高,只适合探险者,不适合普通游客。但这段探险经历,也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体能的最好检验。
大明 大明山,壮丽磅薄的山巅云海,仿佛“仙境”一般。这里是天然动植物园。山上风景秀丽,区别于清水河畔拔地而起的独峰,具有雄、险、秀、幽等鲜明特色。留下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咏叹佳作,被称之为“广西庐山”。
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