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思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晴
同里古镇,位于大运河东侧,为江南(江浙)六大名镇之一。15年前(2000年8月20日),我曾经到过同里,并游退思园。退思园,即“任家花园”,为任兰生从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任上遭到弹劾而回归故乡,“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左传》)时所建的私家花园。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任兰生遭内阁学士周德润弹劾。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家花园”并不大,占地只有9亩8分,格局却与一般私家园林的布局有异,非南北而分,而是自西向东,依次为宅、庭、园。园中集中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廊坊桥塮、厅堂房轩等建筑,贴水而建。春夏秋冬,琴棋书画,一应俱全。退思园设计者袁龙所设计的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作品,被建筑大师普遍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启功题“退思园”匾
崔一良摄影
再游同里,如今我已成为一位退休老人。自退居二线,退休赋闲以来,常常回忆几十年来走过的路,三省吾身,闭门思过,因此对“智慧同里”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同里,因“退思园”所包含的哲理而享此殊荣。退思园的哲学构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平步青云,总有“进”不得而“退”下来的时候,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退思园”花园留影
一游客 摄影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建“退思园”,是在告诉人们,他退避三舍,为的是“退而思过”。另一层意思,则是因忙得闲,“由退思进”,期望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不同阶段、经历各异的人游“退思园”,应当会从中得到不一样的启示……

“退思园”一侧的后花园(维修中) 崔一良摄影
同里古镇的私家园林值得一看的除退思园外,还有珍珠塔、耕乐堂等。耕乐堂,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其规模比退思园小,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耕乐堂,占地约六亩四分,建时有五进五十二间,莫旦撰记,称有燕翼楼等。后经历几朝兴废,现尚存三进四十一间,有园、有斋、有阁、有榭。跨进门厅,露明三间,庄重朴实,高大宽畅,形为清代后期建筑。宅楼西侧有一条陪弄直通后园,园中置有荷花池。

耕乐堂荷花池
崔一良 摄影
荷池及四周景点是耕乐堂私家园林的核心部位。池塘四周,湖石镶砌,高低参差,清幽别致。
荷池南面有鸳鸯厅,面阔三间,窗明几净,与环秀阁隔池相望,一高一底遥为对景。出庭院,过三曲小桥,便来到清秀典雅的环秀阁。环秀阁跨水而筑,造型别致。从环秀阁绕假山辗转而下,便是桂花厅。桂花厅自成院落,院中植有金桂、银桂两株古树,历尽风雨沧桑……
“珍珠塔”,即陈家牌楼,位于同里镇北的富观桥与永安桥之间。明万历八年(1580年)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死后,朝廷为表彰其为官清正、政绩卓著而旌表所建。因为时间关系,未能进入参观,留待下次再游同里时作为重点游览内容吧!

同里湖中的罗星洲
崔一良 摄影
乘船游同里湖中的罗星洲,广告中介绍的儒、释、道三教建筑,佛教寺庙已经初具规模,有七名出家师傅;道观只有文昌庙,由算命先生承包,今天回家休息;文庙不见踪影……但比起十五年前我看到的罗星洲,变化还是不小的!
从同里小镇转道吴江县城,下午回到苏州市区,在高新区与小军夫妇等友人小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