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指南】潍坊:坊茨小镇  十笏园   杨家埠

(2014-06-13 08:55:50)
标签:

十笏园

丁家花园

小镇

潍坊

坊子

分类: 旅游指南
【旅游指南】潍坊:坊茨小镇 <wbr> <wbr>十笏园 <wbr> <wbr> <wbr>杨家埠



 
   坊茨小站,德日时期的建筑群落
 
 


    坊茨小镇(Fangtze Eurotown),位于山东潍坊坊子区,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中轴线,曾为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坊子老区,是中华民族耻辱史的见证者。其中大量的德日建筑,潍坊近代工业文明进步的百年建筑保存至今题图:坊子火车站(崔一良摄)
 

    这里有百年前所建的103栋德式建筑,包括德军司令部、德军医院、火车站、机车维修段、电报大楼、邮局、煤矿、修女楼、教堂、学校、兵营、水站、高级军官别墅区等完整建筑群落。在此基础上,逐渐修复坊茨小镇建筑群,成为一大人文景区


http://pic.baike.soso.com/p/20140519/20140519110438-1441933594.jpg 十笏园   杨家埠" TITLE="【旅游指南】潍坊:坊茨小镇  十笏园   杨家埠" />



      十笏园(“丁家花园”),北方四大私家园林之一

 


    十笏园又名“丁家花园”,位于山东潍坊潍城区胡家牌坊街,为中国北方四大私家园林之一,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面积2000平方米。因占地小,故得名十笏园,以喻其仅如个板笏大小。原为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私人住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为潍县首富丁善宝花重金买下作为私邸,修葺北部三间旧楼,题名砚香楼,始成私人花园。

    园主丁善宝,字黻臣,号六斋,在咸丰年间因输巨款而捐得举人和内阁中书之衔。作为潍坊四大豪绅之一,能诗能文,著有《耕云囊霞》等文集。
 
    丁善宝在《十笏园记》中对园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建筑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所著《说园》中赞誉:“潍坊十笏园、清水一池、轩榭浮波……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1988年,十笏园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庭院众多,有假山、池塘、花草树木点缀其中。清高又纯朴的气质,清丽又脱俗的风韵,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闲。

    康有为曾在园中居住,有《十笏园留题》:“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园中不仅松萝荫深,而且池清亭秀。高朋满座,文士竞骚,给这个私家园林更增添人文氛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猪八戒与高小姐结婚的场面就是在此拍摄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坊县令任上留下的书画作品,十笏园中亦有收藏

 


   【链接】十笏园13景观

 

 



   十笏草堂

http://p.qpic.cn/baikepic/3937/cut-20140529094528-1448223686.jpg/0十笏草堂进大门东行为前院,正厅即十笏草堂。结构为三开间七檩,无廊硬山顶,明间雕花门,上悬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堂前山石花木散点,池中荷香四溢,碧波涟漪。

 



   稳如舟亭

http://p.qpic.cn/baikepic/35572/cut-20140529094617-2023375219.jpg/0稳如舟亭亭东北角筑有船形建筑名曰稳如舟,亭临水池如舟形,故名。此亭建筑巧妙,系六檩卷棚式顶,外形如船,恰似抛锚水中,随时可以起锚解缆,引人遐思。稳如舟小亭的北门,有对联为:山亭柳月多诗兴,水阁荷风入画图。

 

假山水池东临半壁假山,山高10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15米,是依东轴线上院落的房屋山墙以太湖石而建。拾级登山,山径崎岖,怪石嶙峋,路随峰转,其势巍峨。间有水池、山洞、瀑布、山门之设,山间杂植松柏草木,四时常青,经冬不凋。



   小沧浪亭

http://p.qpic.cn/baikepic/36495/cut-20140529094724-1668325162.jpg/0小沧浪亭与漪岚亭相对,是一座四角攒尖顶、覆以茅草之亭,其四柱为原始松木建筑,愈见其淡雅古朴,富有野趣。沧浪,取意于《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亭下池边有大石一块,正可濯缨濯足。宋代诗人苏舜钦曾筑沧浪亭于苏州,为著名园林。小沧浪正是园主借苏州拙政园沧浪亭而命名。又因此亭较小,故名小沧浪。亭内有石桌、石凳,可在此饮茶、乘凉,又可以濯洗。

  


   静如山房

http://p.qpic.cn/baikepic/37404/cut-20140529094811-1650364068.jpg/0静如山房西轴线上一排西厢房共八开间,其院称作园中园。自南至北,第一为静如山房,取其安静闲雅、洁净之意,是比较高级的客房。

 



   颂芬书屋

http://p.qpic.cn/baikepic/36752/cut-20140529094922-1309251708.jpg/0颂芬书屋过深柳读书堂,入小院,北厅即颂芬书屋,为园主之书房。厅内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此厅后院,西为厢房,北厅名雪庵,康有为游十笏园后改题为“小书巢”。

 



   四照亭

http://p.qpic.cn/baikepic/36999/cut-20140529095003-2044678036.jpg/0四照亭取其四面阳光普照之义,故名。亭较大,方形,为六檩卷棚式歇山顶,四周有坐凳栏杆。该亭水环四面,荷风水月,颇饶诗意,西有曲桥同回廊相连。亭中有清代状元曹鸿勋所题“四照亭”横匾,亭外悬有“涛音”,是清代书法家桂馥手迹。亭柱上对联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前悬对联“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顺回廊曲桥步入池心,四面环视,荷花满池,景色宜人。亭内石桌凳,是当年园主举觞流连,咏诗之处,四面桥栏可坐,可观赏池水荷花和假山全景。曲桥与回廊相接的地方,还有一副对联为“于心有不厌,即事多所欣”。

 



   蔚秀亭

http://p.qpic.cn/baikepic/36987/cut-20140529095040-1452336116.jpg/0蔚秀亭建于假山之巅,取自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蔚”、“秀”二字而名。亭内有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白描罗汉石刻一块,姿态妩媚,造意新奇。旁有孤松一株,直插霄汉,有对联为:小亭山绝顶,独得夕阳多。

 



   落霞亭

http://p.qpic.cn/baikepic/37102/cut-20140519110829-603693766.jpg/0落霞亭山南端建有落霞亭,为四檩卷棚式结构。亭内装嵌有郑板桥手迹刻石“笔墨三则”、“田游岩”和“题画竹”各一,所悬“聊避风雨”为郑板桥手笔。落霞亭对联为: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据现场导游介绍,该亭是后人建的,暂无资料考证。

 



   漪岚亭

http://p.qpic.cn/baikepic/32695/cut-20140529095133-1229049394.jpg/0漪岚亭顺山径而下,卵石铺路,位于荷池东南假山角下,有一六角攒尖顶小亭建筑,名曰“漪岚亭”。此亭小巧别致,坐于亭槛,平视喷泉,银珠万点,边起边落;俯视游鱼,飘忽不定。池水的波纹即“漪”;山中之云气即“岚”,故名。宋代名臣富弼的园亭就曾用此名。漪岚亭与山上的蔚秀亭相呼应。

 



   春雨楼

http://p.qpic.cn/baikepic/42339/cut-20140529095204-889292242.jpg/0春雨楼出回廊而北,院西二层小楼即春雨楼。此楼为三开间七檩庑殿式建筑,楼门抱厦出廊,辅以坐凳栏杆。取名春雨楼,系借宋代诗人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为。它虽建于清代,但又取宋代建筑特点,雨天登楼,窗外一望别有雅趣。“春雨楼”三字由曹鸿勋手书。

 



   砚香楼

http://p.qpic.cn/baikepic/34061/cut-20140529095235-617122190.jpg/0砚香楼院中北楼为十笏园主体建筑,系明代所建,名砚香楼。其结构为二层,两开间五檩,硬山顶;楼前有月台,圆窗方台,古色古香;楼上门窗外有前廊,设栏杆护之。砚香楼是原园主人藏书和读书之所,其名借唐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重”之句,就是说,白昼书房温暖如春,研墨起花纹,墨汁发出阵阵松麝香味,故取此意而名。站在楼上向前望去,“崖壁假山,飞瀑流泉,藕塘蓬蒲,莲叶田田”,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中外书画家经常聚会于此进行交流。正如诗云:欲醉春雨楼,砚香十笏堂;桥通四照亭,漪岚小沧浪。

 



   读书堂

http://p.qpic.cn/baikepic/33864/cut-20140529095309-1553246274.jpg/0读书堂在园之西院的北过厅名叫深柳读书堂。唐诗人刘慎虚诗的《阙题》中有:“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句,因借用为书塾名称,表示自己志趣在于读书,不好交往,深深柳荫中的堂屋里正好读书。清代贺国嶙、何日浩、钱向杲等,都曾用此作书斋名称。

 



   碧云斋

http://p.qpic.cn/baikepic/33461/cut-20140529095358-1159647823.jpg/0碧云斋位于东轴线上,有碧云斋等4院。碧云斋为园主人之家居,取碧色天空,晴穹万里之意。东西有小廊,东廊内装有冯起震画竹刻石10块,分别由董其昌、邢侗、李晔题跋;西廊内嵌有招子庸画竹刻石。画上招子庸自题诗曰:“写竹当师竹,何须法古人,了然心眼手,下笔自通神。”园中其它石迹尚多。

 

 
 
    【链接2】杨家埠木版年画与潍坊风筝
 
 
 
 
 

    有“”之称的潍坊,风筝成为潍坊的象征。杨家埠风筝博物馆是潍坊必须参观的所在。潍坊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

 

 


 
 
 
    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江苏老乡、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